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开学首日,一场关乎海南医科大学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会议——“相聚海医大,创业合伙人”人才工作座谈会在该校筱海国际教育大楼举行。2月17日,200余位来自学校及直属附属医院的科研尖兵、青年才俊与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绘人才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海南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以杭州“六小龙”的崛起和电影《哪吒 2》导演“饺子”的成功故事为切入点,鼓励青年人才们放下思想包袱,挣脱名利枷锁,大胆地去追逐梦想,勇敢地去闯荡,以最纯粹的姿态,做最好的自己。
紧接着,座谈会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老中青三代人才围绕科研平台搭建、临床转化研究、团队建设、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深化改革等关键议题,纷纷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为学校的人才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困惑和建议,陈国强以及各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回应。在谈到备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问题时,陈国强着重强调,学校要勇于担当,积极整合校本部及各附属医院的资源,尽快牵头成立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为临床研究营造更加良好的伦理和学术环境。同时,他还指出,一定要牢牢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机遇,因为抓住了机遇,就能实现跨越发展;错失了机遇,就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在总结发言中,陈国强强调,人才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学校必须将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各类创新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的改革。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全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教育、医疗、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延伸和壮大“人才链”。
陈国强还通过风趣的解读,赋予了PI多重含义。从生物学角度,PI如同无机磷酸,为学校发展注入能量;从数学角度,PI象征着无穷潜力;从财务角度,PI不能只是形式发票,而要真正发挥价值;从化工角度,PI应具备耐磨、耐高温的特质,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鼓励大家相互支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陈国强强调,学校的改革发展是一场需要耐力和毅力的长跑,需要全体人员持之以恒,团结协作,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他要求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认真总结大家提出的问题,尽快落实相关工作。同时,对附属医院的改革工作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各直属附属医院在经费和政策上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责任编辑: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