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院士列表
风采馆
院士映像
院士视频
传记文集
艺术馆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院士手稿
诗词随笔
摄影作品
成就馆
代表作品
成果对接
科普馆
院士谈科技
院士科普书系
走进工程院
专题
两弹一星
院士谈疫情
华夏复兴千秋业
程天民
威尼斯运河边(一)
吴良镛
钱学森手书的17位深刻影响过他的人名单
钱学森
升天教堂
潘云鹤
艺术馆首页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院士手稿
诗词随笔
摄影作品
诗词随笔
怀念(现代诗)
白春礼
"我们 在黄叶飘零的 秋日里 分别列车 载着兴奋的游子 奔向那未知的 远方秋风 掀动着 你早生的 白发夕阳 映红了 你孱弱的 臂膀你伫立在孤单的月台像一尊慈祥的塑像一封封家书是申请的母爱抚慰着心的彷徨一串串字句像细密的针线牵连着远离的游子梦中的故乡我们曾相约凤凰山下共饮收获的琼浆但如今生命的扁舟已载不回那夜夜伴你的月光亲情是海样的宽广怀念是淋湿的忧伤窗外的雨声碎了却把思绪扯得这般悠长"
345
白龙潭记
葛宝丰
"昆明北五里,有泉自山口涌出,积水成潭,潭水深数尺,潭周数百尺,出潭小溪迂回于田埂间,状如龙尾,潭之北五里许有黑龙潭,故名此为白龙潭焉。我国医学教育家王子玕,于抗日战争初期,偕师生数百人,由洪都迁此。依山傍水,建茅屋数百间,一时名师毕至,众生咸集,与上海、湘雅医学院联合兴学,亦盛事也。潭后小山有古刹,为生理学家王志钧院士住舍。潭东山坡,茅屋数间,为病理学前辈谷竞妍教授居所。课堂、实验室均建于溪旁潭畔,学生宿舍则建于北山之阳。潭底皆碎石,潭水清而无鱼。潭外绿树成荫,潭内不生虫草。中有小桥,桥北可供烹饪,桥南供洗漱,小溪则可淋浴和浣衣。每当东方既白,众生蹲踞洗漱于潭边,状如争饮小鸟。俄顷,饭后钟鸣,师生璇即步入课堂。王公之居,适在师生宿舍、食堂和教室之间,为过往师生必经之路。时见王师母,依门而望,频频致意,备感亲切。小溪之南有僧院,院外丛林茂密。夕阳西下,众生遨息于其间。月出东山,茅屋内油灯盏盏,为师者灯前备课,学生伏案而读。少焉,众星点点,潭中即月,四无人声,但闻水流潺潺,虫声唧唧。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莘莘学子,报国有心。每逢节假日,或义演于正义街头,或宣传于滇池之畔,读书不忘救国与抗日。"
345
摘自葛宝丰日记
葛宝丰
"村女下肢痛,胫骨新生物。病理做活检,诊断骨肉瘤。瘤生胫骨干,边缘甚清晰。骨膜无反应,周围来波及。多为良性灶,未做细分析。只凭显微镜,截去一肢体。"
345
摘自婉拒故乡邀他回乡定居的回信
葛宝丰
"我年愈八十,蹒跚意呆痴,吐丝丝绸路,直到丝尽时。"
345
金婚照相
陈宜张
"2006年7月,陈宜张院士与徐仁宝教授去上海南京东路378号的王开照相馆拍结婚50周年纪念照,国学修养深厚的他欣然写下此诗。当年外滩曾迎亲,来到王开照一帧。旧照虽黄神采好,悠悠伴我五十春"
345
八月十五与王重直、何恩宗同学数人,饮酒东城门楼上,打油诗一首
葛宝丰
"蔚蓝天悬中秋月,佳节正是思乡夜。集钱沽得茅台酒,镇宁城楼饮室友。醉不成欢奈若何,默默只在心中歌。我自歌兮无人闻,只见秋苞落纷纷。月里若有桂花酒,助我黎民润饥肠。月里若有悟空棒,打走日寇回东洋。如今无酒也无棒,胡为头上久彷徨。彷徨只是添我伤,无如共我孤烛火。"
345
摘自葛宝丰日记
葛宝丰
"昔在南昌时,我为住院医。袁家有幼儿,右膝患痨疾。久治不能愈,为其截肢体。不知除病骨,关节融为一。其妹守床旁,无语常哭泣。"
345
摘自婉拒故乡邀他回乡定居的回信
葛宝丰
"西北六十载,军民结情谊,家乡数州市,邀我去定居,回书诗一首,明我常相忆。"
345
诗言志
文伏波
"老骥思边睡眼开,江山如画待剪裁;南水北调西输日,塞外江南接地来。"
345
摘自葛宝丰日记
葛宝丰
"为此二三事,郁郁数十年。一上我心头,彻夜不能眠。良医如良相,庸医致疾残。终生引为憾,心灵受责谴。教学带徒弟,术业贵以专。德才相并重,二者须得兼。"
345
摘自葛宝丰日记
葛宝丰
"病房勤巡视,心系伤病员。每逢手术日,临床遇危难。如履薄冰上,如临深渊间。直至病情稳,心中始得安。"
345
摘自婉拒故乡邀他回乡定居的回信
葛宝丰
"一别故土六十年,日月蹉跎百花残,得书方知乡意重,愧对父老忆先贤。"
345
继续拖动到页面底部,可以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