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多为具有崇高学术机构通过内部评选而出任的终身荣誉称号。
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
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院士”逐渐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
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即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233人;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并开始选聘院士。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为了更加完整和持续地记录院士的人生轨迹和成长经历、积累院士科研和学术上的成就贡献、宣传院士为人治学的高尚品德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纪念院士在祖国和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中国院士馆”网络宣传平台。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数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科学人生•百年”等产品或活动提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支持,相关资料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原始数据由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增选与院士工作处、科学道德处提供,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提供支持,相关资料的版权归中国工程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