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两会院士说|印遇龙:养出好猪,也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07   新京报   阅读量:162

    他常常笑称自己是名“猪倌”。在过去近40年里,印遇龙一直琢磨着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养好一头猪。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第一项年度工作任务。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以来,无论是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热议发展,“新质生产力”都是焦点话题。

    来自湖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是一位有趣的院士代表。他常常笑称自己是名“猪倌”。在过去近40年里,印遇龙一直琢磨着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养好一头猪。

    3月6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印遇龙介绍了自己此次来京参会带来的建议。他告诉记者,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个领域都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他的研究领域,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建立的瘦肉型新品系,为我国培育肉质优良的配套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何让猪出栏快,肉又好吃?养出好猪,也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印遇龙建议,利用我国已有地方猪优质种质资源库构建猪优质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兼具肉质优秀、性能高产、抗逆抗病特性的优质猪新品种。

说明: https://media.bjnews.com.cn/image/2024/03/07/5429840759673137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800/quality,q_8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受访者供图

    利用生物技术将外来猪种本地化,培育“美食猪”

    新京报:你笑称自己是“猪倌”。对于推进新技术在养猪方面的应用,你有哪些建议?

    印遇龙:我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养猪的建议,就是推进优质高效猪的培育。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持续提升,大家越来越追求风味更佳、品质更优的猪肉。现在我们养的猪,要么是长得快、但肉不好吃,要么是肉好吃、但长得慢。

    为什么优质猪肉市场仍有很大缺口?我调研发现,以往的育种工作中,猪肉产量与肉质间协同改良较难,导致产肉量提高的同时肉质下降。将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培育肉质优良且高产的优质猪新品种或配套系,是平衡产量和肉质问题的必由之路。

    我们现在利用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和企业联合培育了一种“美食猪”,将外来猪种本地化,让它长得快,肉也好吃。

    所以我建议,利用我国已有地方猪优质种质资源,构建优质高效猪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兼具肉质优良、性能高产、抗逆抗病特性的猪新品种或配套系;突破肉质性状选择准确率低的问题,解决好产肉效率与肉质之间难以协同改良的难题,并通过精准营养调控策略充分发挥猪肉质性状的遗传潜能。

    新京报:猪肉生产、猪肉价格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猪肉生产周期的问题,你怎么看?

    印遇龙:现在猪的价格还是比较低。

    宏观上看,猪养太多了,价格肯定就下来了。所以我想,还是要有计划地生产,既尊重市场,也要科学合理统筹。养太多了,过剩了,就不好控制。价格低,对养殖户也是一种伤害。未来,国家应该适当统筹各地养猪的产能。

    实施优质猪新品种设计与培育工程,加快形成生猪种业新质生产力

    新京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你关心的领域,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印遇龙:作为科技界的代表,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个领域都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采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建立的高肌内脂肪含量的瘦肉型猪新品系,为我国培育高效且肉质优良的配套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生产力。

    我今年有3份建议都围绕畜禽养殖。种业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核心产业,良种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应通过实施优质猪新品种设计与培育工程,加快形成我国生猪种业新质生产力。

    新京报:农民自己的养殖也可以应用新技术吗?

    印遇龙:规模化的猪场基本上都已经在使用新技术了。比方说,过去一个万头的猪场要35~40个人,现在只有5个人了,用机器人管理、称重。

    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创造很大的劳动价值,可以节约人力。同时,也应该鼓励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使用这些新技术。

    一些微型机器人、小的设备,也可以运用在家庭养殖的场景中。比如在猪舍上方的梁上,可以安装视觉机器人,帮助养殖户观察记录生长情况,提高养殖效率。

    农户养殖在利用农副产物、种养循环改善土壤质量方面有突出优势,我们在这方面已有新技术实践,并取得一些很好的成果。

    打造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探索形成可复制模式

    新京报:今年你还重点关注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带来了哪些建议?

    印遇龙:我今年带来的一个建议是“打造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推动高质化的农业,这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过去我们是化学农业,施化肥、打农药,化肥施得太多,有机质少了,土壤就板结了。

    我们可以收集畜禽粪便,并加以科学利用。比如用滴灌系统、智能系统来处理排泄物,使其分成液体部分和固体部分,灌溉到水稻田中或农作物上,实现种养结合、减排减碳和可持续生态循环。

    畜禽粪便种出来的西瓜,它的口味和用化肥种出来的不一样,既减少了畜禽粪便污染,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两减”。我们在宁乡也做了示范基地,我提出建议,进一步推广这个技术。

    此外,我还提出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农业领域项目中设立“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技术研发项目,鼓励研发并推广先进的功能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功能性,探索形成可复制的价值驱动型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

    新京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把养殖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印遇龙:养猪是一个农民致富的好手段,“猪粮安天下”,这也是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还是应该种养结合,帮助和引导农民把农副产品就地利用起来,去喂猪。

    让农民养好猪,会养猪,让猪吃得少、长得快、卖得赚,让农民增收致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鲜活体现。另外,通过我们的研究实现种养结合,掌握科学配方,有效解决废弃物再利用问题,实现减排增效,也是农民实现增收创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