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

2024-03-06   21经济网   阅读量:1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燕 上海报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高校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持续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新模式。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陈卫还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高水平应急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支持研究,推进国家生命早期营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无锡建设航空航天(“两机”)基础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议》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21世纪》:大学科技园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江南大学科技园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经验?

    陈卫: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南大学持续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一是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与教授团队共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推动科研成果精准产业化。目前,已引入茅台、光明乳业、华熙生物等龙头企业40余家。二是构建全产业链孵化体系,以供应链资源推动成果市场化。整合高校、龙头企业、投资基金、供应链、市场渠道等资源,聚焦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未来产业,面向教授团队提供中试平台,中试发证、商业化价值挖掘等验证服务,推动科研成果高值转化。

    《21世纪》:对于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您认为关键在于什么?

    陈卫: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推动高校与地方协调发展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我认为,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持续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新模式。2023年,江南大学到账科研经费超过12亿元,其中横向经费达到7.09亿元,千万级横向项目20余项,形成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双向赋能的良好态势,也体现了江南大学在推动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江南大学地处无锡,近年来江南大学在市校共建、携手推进无锡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针对无锡市重点企业和科技需求,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全方位服务无锡产业发展,打造了“名城名校、彼此赋能”校地合作的典范。

    《21世纪》:2020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和中国船舶集团联合海洋、船舶优势学科高校组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目前,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发展如何?您对下一步发展有哪些建议?

    陈卫:太湖实验室以未来深海开发利用的“深海原位研究与施工作业主控和供能”、“深海通导信息保障”和“深海探测与作业服务”装备体系为应用牵引,探索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抢占“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正加快建设世界顶尖的深海技术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以无锡总部为核心,依托已建成34座中大型试验设施,构建起深海领域“洞-池-湖-海”试验体系,成为与美国“泰勒水池”及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试验中心”齐名的世界三大海军装备实验室之一。目前,实验室已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深海空间站等多项创新技术,数值船海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科技队伍由于力量分散、目标分散、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对产业经济的服务效能及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其规模大不相称。建设海洋装备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有利于提升顶层筹划作用、科技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科技研究力量的凝聚作用和高等教学贴近国家科技产业发展需求的牵引作用。

    对此,我有三个建议:一是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以其为核心,优化与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深海装备技术科学国家实验室”。二是建议国家以“深海装备技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建设海洋装备领域科研人才队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三是建议以深海领域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中国船舶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由海洋装备大国跨向智能化海洋装备强国。

    《21世纪》: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于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您有怎样的建议? 

    陈卫: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进入了精准化、高质量、高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医学、营养学、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科学研究,但总体而言,食品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仍然较有限,给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带来了挑战。

    对此,我建议强化食品营养与医学交叉研究的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建设,集聚我国食品营养与医学领域的卓越人才,深入探讨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形成该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现有平台升级,加速共享高质量资源,促进建立涵盖“营养、健康、大数据”的全创新链技术平台。为老龄化、亚健康压力问题的应对提供科技支持,助力全民精准、个性化营养体系的构建。

    另外,当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存在着定位不明晰、缺乏基础科学数据支持等问题。急需通过循证临床试验明确特医食品关键评价指标,以建立完善的临床效果评价试验指导原则。建议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设置专项支持,开展特定疾病或亚健康人群营养需求、营养素缺乏或失衡发病机制、营养需求与身体机能指标关系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形成专家共识,制定全面的特医食品临床效果评价试验指导原则和产品应用临床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