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好young隆平|科学家“养猪倌”——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印遇龙

2024-02-28   芙蓉发布   阅读量:727

    在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远大二路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印遇龙院士,他身材适中,精神矍铄,声若洪钟,让人很难相信已年过花甲。


    将近四十年来,他始终琢磨一件事——如何养好一头猪。

说明: 图片

生猪种业“中国芯”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猪,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事生猪养殖科学研究三十多年了,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名‘养猪倌’,一辈子学会怎么养一头猪。”见到记者,“养猪院士”印遇龙开门见山,侃侃而谈,他认为中国本土猪种质资源保护进一步选育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猪种保存下来并充分开发利用,这是历史使命。”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土生土长的印遇龙对科学自始至终有着特殊的感情。

    “1956年,我生于常德桃源,高中就读于桃源燕家坪中学,当时有一批老师由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下放至此。这些知识分子下到农村,他们给予了我最初的科学启蒙。”印遇龙回忆道,“1975年,我被推荐到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读书。在这里,我更加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农业科学。在大学里,教动物学的周昌乔老师、教水稻育种的周广洽老师、教杂交水稻的吴秀山老师……他们带着学生到乡下实践,一住就是半年,在农村打猎、采集标本、种植水稻。一脚踏到泥土里,这是老师们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也成为我做科学研究最坚实的基础。”

    “我1978年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就在这里开始与生猪养殖结缘。我曾先后在德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学习和工作。1997年,获得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学位。我留学归来,带回的除了国际视野,还有自费购买的价值8000多德国马克的化学试剂和手术器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由“量”向“质”转变,培育含中国地方猪血统的猪新品种,生产优质猪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印遇龙团队将通过新品种培育及健康养殖等方向,采用基因组育种技术,培育出肉质优良的新品种,让猪生长更快,并保持原有的风味和品质。印遇龙对记者直言不讳,“中国种质优异的地方猪,是保障优质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农业科研“养猪倌”

    “做农业科学要深入实际,既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又要清楚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仅仅坐在实验室研究细胞、发表论文是不够的,应该具有吃苦精神,动手实干,长期坚守在一线,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在谈到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时,印院士如是说。

    抗生素、瘦肉精,一度让中国市场上“放心肉”稀缺。针对此现状,印遇龙带领团队主动出击,迎难而上。

    为达到试验目标,印遇龙几乎每天24小时都在和猪打交道。猪粪臭味难闻,食糜臭味更冲,肥皂也很难清洗干净。有一年夏天,因做实验造成整栋办公大楼充满臭味,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每次采集到的猪粪,印院士团队就在办公室里关着窗子烘猪粪,一日三餐都叫别人送到实验室来。“这种腥臭、炎热和大家看来的脏,很多人难以忍受。但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我唯一的目的就是科研,为了达到实验目标,所有的困难都要克服。”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印遇龙团队潜心科研,率先对中国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生长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功能性氨基酸促进仔猪生长的机制,并和企业联合研制了具有抗生素和激素功能的药用植物营养调控剂,有效降低了抗生素的临床用量。

    养什么品种的猪?用什么模式饲养?什么猪肉品质好?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印遇龙率领团队,通过选育优异品种、科学设计熟料、优化饲养方式,比较熟料和商品料对大围子猪及二元杂交猪生长性能、猪肉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高品质生猪饲养模式。

    为了推动无抗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019年3月20日,印遇龙牵头,联合各大科研院所、高校专家、饲料及养殖企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一场“饲料替抗标准制定启动会议”。目前,以印遇龙团队长期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无抗养殖指南》专著正在编写中。

    “养猪倌”这个曾经多少带点诙谐的称呼却是印遇龙对自己的定位。“‘养猪倌’三个字对我而言,字字千钧。我的身后是一代代养猪人前赴后继的辛勤投入,而我也将继续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关,为推动畜牧业实现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助力我国生猪养殖健康发展,为千万农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最近,我开始研究中药饲料喂养法。中草药既可以当作猪饲料,又可不用抗生素治疗猪的疾病,这样,猪肉品质就能得到最大改善。此外,我们正在吸取传统放牧过程中采食药用植物的经验,使用茶叶喂猪。”印院士对接下来的研究十分期待。

猪舍养殖“科研所”

    三十多年前,研究所为印遇龙建起了一栋猪舍。他们在这里养了成千上万头猪、做了无数次实验。而今,这间猪舍“科研所”仍在不断向外输出新鲜的科研成果。

    “我们现在正开展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印遇龙介绍,婴幼儿的免疫和消化系统脆弱,需要开发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以精准营养构筑肠道免疫“城墙”。

    印院士团队挑选了60头刚出生的仔猪作为实验对象,分组饲喂不同的奶粉,在实验中,考察婴配粉对新生仔猪肠道形态、微生物丰度、肠道屏障和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婴配粉的改进及婴儿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基础上建立仔猪标准化评价模型,对评价婴幼儿食品安全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印院士介绍,这一实验或将推动婴幼儿食品安全和功效评估体系的建立,重塑生命早期营养产业新生态,推动我国婴儿食品产业向国际一流迈进。

    2022年6月9日,印遇龙院士猪试验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民族种业做强,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安全。”印遇龙这样期望着,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在实践着这个期望。

    “未来,我也将继续奋战在科研一线,围绕国家生猪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等重大需求开展研究;从全产业链着手,促进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解决更多国际猪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帮助更多养殖企业、农民、农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贡献我作为农业科技者的毕生智慧和力量。”印遇龙坚定地说。

    院士寄语

    农民养好猪、百姓吃好肉,是我永恒的追求。

    来源:隆平高科技园

    编辑:赵婧

    一审:柴舟

    二审:邓蓓莉

    三审:寻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