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50%-60%,局部晚期者更低。目前对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诱导化疗在口腔鳞癌中存在争议。我们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探索TPF(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在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价值;其中,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增加TPF诱导化疗。结果发表于JCO,被F1000评论为在该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入选最新第九版UICC manual of clinical oncology和Handbook of evidence-based radiation oncology,成为口腔癌规范化诊治的主要推荐文献之一,入选当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十大年度进展。经过11年的随访发现,10年总生存率为53.9%,无病生存率为46.9%,两组间的10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发现cN2患者中,试验组的10年总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远转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试验组中病理疗效好的患者(n=33)与病理疗效不佳(n=86)或对照组(n=128)相比,在10年生存率均显著提高。通过检测患者活检组织中GDF15的表达,发现高表达GDF15的cT3/4N0M0患者,可以从TPF诱导化疗中生存获益。因此,我们认为TPF诱导化疗虽不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预后,但良好的病理疗效和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提高生存的预测指标,适用于后续的诱导治疗研究。
图1. 在国内完成首个局部晚期口腔鳞癌TPF诱导化疗的前瞻性三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即术前TPF诱导化疗方案能否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注册号:NCT01542931),总病例数为256例。发现TPF诱导化疗虽然不能整体提高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病理疗效好的患者,预后最好;疗效差的,预后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TPF诱导化疗病理疗效的预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其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图2. 经过中位时间为11年的随访发现,10年总生存率为53.9%,无病生存率为46.9%,两组间的10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中病理疗效好的患者(n=33)与病理疗效不佳(n=86)或对照组(n=128)相比,在10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图3. 针对该临床试验的患者,通过检测患者活检组织中GDF15的表达情况,分析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性,发现高表达GDF15的cT3/4N0M0患者,可以从TPF诱导化疗中长期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