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馨泽 张晨 徐光明 甘甜
▲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在做实验。学校供图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科技成果的“富矿”。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难题,唤醒“沉睡”在高校的科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江西,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似乎并不耀眼。但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中,江西主持参与的项目量质齐升——5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3项成果均由高校完成。与此同时,江西高校成果转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效果不断显现:2024年1—10月高校共登记技术合同1914项,合同成交金额8.37亿元,登记数同比增长75.60%,登记金额同比增长59.73%。
今天的红土地上,高校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红红火火。
变化的背后,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的科教强省战略,以及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是江西高校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主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当地产业发展,聚焦“四个面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近日,记者走进江西调研采访,寻找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答案。
科研做在“生产线”——
服务产业,紧盯企业发展所需
走进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一眼就能看到洁净的实验操作台、精致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仔细一看,旁边竟然放着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
这样的“冷门”组合,是如何带热一个产业的?
实验室主任谢明勇院士及团队瞄准益生菌发酵菌种,形成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把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现代加工领域,并创制了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体系。
无独有偶。从原创技术突破,到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带领团队通过二三十年的实践,推动半导体照明新技术不断革新和产业化。目前,依靠江风益团队的核心技术,江西已孵化出上、中、下游企业19家,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每年带动下游应用产值超200亿元。
这是江西高校将文章写在产业链上的真实写照,其瞄准解决的是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转”的问题。
“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江西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强调。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部署,如何能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是第一个“关口”。“我们实施了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2024年新设本科专业中,理工农医类占比71.4%,与江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紧密相关专业占比74%。”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介绍。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欧一智对此深有体会:“学校针对学科专业与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升级改造学科专业,重点增加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
在有着“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州更是如此。学科链与产业链之间紧密联系,构筑起稀土科研“智慧大脑”。
曾经,赣州的稀土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一度被戏称为“金子卖出白菜价”。坐落在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成为国内首个开设稀土工程本科、成立稀土学院,以学科专业链对接稀土全产业链的高校。“以解决稀土产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和用人企业的合作,通过政府提出人才需求、产业提出技术问题、企业提出用人要求、学校组织开展培养的新机制,实现教学相长、研用互促、学做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
目前,江西理工大学的稀土和钨、东华理工大学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等400多项科技成果成功在江西转化及产业化,为江西有色金属、航空等支柱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需求对准了,校企如何对接?江西以“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科技副总”等一系列制度破题,推进校企人才的双向流动。
“我们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科技小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引导教师、学生将产业需求作为科研项目、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江西指导高校组建科技小院81个,支持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1个。
基于此,江西各高校也进行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我们实行‘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横向联合的人事评聘机制,对学生培养实行‘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教学机制。”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朱卫丰介绍,实验室构建了“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把项目做在企业里,把文章写到产品上,把育人放在实践中。
“松绑”松到“节骨眼”——
制度创新,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不愿转”与“不敢转”两大难题。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论文发了,专利有了,却鲜有科学家推动成果产业化。
“愿”是主观的,其关键是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敢”是客观的,其关键是制度“松绑”,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早在2019年,江西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致力畅通产学研链条,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一系列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让科学家们想转化、敢转化。”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孙照海看来,推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很大程度上解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江西在南昌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通过实施产权激励,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动力,督促试点高校加快制定出台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免责机制。
科研人员的桎梏被打破,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江西又在高校评价和考核体系上发力。在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转化额的权重,引导和推动高校推进科研评价机构改革。对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高校,在招生计划、科研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在职称评聘中,将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有效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评聘的重要条件。
“特区”的做法或许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熊涛介绍:“我们设立了食品学科的‘特区’,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评价体系,把与企业合作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大的产业化成果可评教授,打破国家级课题限制,做到‘成绩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服务做到“全链条”——
直击痛点,让“陈果”变“金果”
成果转化不是一个天然过程,一项技术有无市场价值、能否变成商品,需要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这支队伍有助于解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间“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仿若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能力不足、“不会转”的问题。
为此,在江西省委编办的支持下,江西省教育厅专门成立科技与成果管理处,在直属单位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成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中心,推动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部门或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目前,江西高校共拥有4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以及3家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6所高校成立技术转移转化内设机构。”江西省教育厅科技与成果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
今年6月,《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审议通过,决定打造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即1个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M”个设区市或行业部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N”个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构建协同服务网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平台有了,服务人才如何培养?
一方面,开发已有力量。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等举办技术转移转化培训3次,累计培训234人次;高校自主组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140余次,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
另一方面,培育新生队伍。鼓励高校开设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和专业,在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7所高校布局建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支持华东交通大学建设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服务体系建立了,盘活“陈果”便有了现实路径。
持续创新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服务体系,逐步砍断束缚科研人员的“绳索”,成效也随之显现——
江西师范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与知名药企签订总金额1.35亿元的成果转化合同;
江西理工大学帅词俊教授团队与西安勃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一期投资1亿元的“3D打印牙槽骨”项目产业化协议,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在华曙高科、湘雅医院等企业和医院推广;
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签署3000万元的“温肺化纤颗粒”科技成果开发转让协议;
…………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的话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