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建议  >  观点建议详情

许健民院士:重视组织建设,个人只是浩瀚江河中的一滴水

2024-11-14   中国激光杂志社   阅读量:325

    编者按 EDITOR'S NOTE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院士团队《光学学报》“风云卫星”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中发表特邀综述《风云静止气象卫星的图像导航和大气运动矢量》,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风云二号、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图像导航及大气运动矢量算法,展示了大国重器中所凝聚的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巧思。文章见刊后,许院士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我只是做了一点点事情”、“现在的事情都需要许多许多人一起配合才能干好”。的确,风云系列卫星顺利在轨运行,离不开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以及多个科研部门间的通力合作。

    许院士今年已逾八十高龄,但他仍然奋战在科研工作的一线,许多同事表示:“哪怕是周末,都常常能在单位中看到许老的身影;时至今日,许老已在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工作近40年,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也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气象领域的研究中”。许院士对于团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做好工作与如何用人等备受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现实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经验,我们有幸能够将许院士的观点分享给广大读者,期望他的精彩论述能够为读者朋友们带来洞见与启示。

    作者 |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许健民院士

目标一致,在“大我”中实现 “小我”

    一个人,身在某个组织之中,是否认同这个组织,并全心全意地为这个组织服务呢?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对组织认同给出这样的定义:“认同,就是一个人在做决定时,对若干种备选方案的评价,如果以这些方案给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那么我们说,那个人与那个特定的群体认同了”。这里西蒙所说的认同,就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如果一个人身在的组织是国家单位,那么这样的认同,就是这个人响应习主席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现。

    1988年9月7日,许健民、骆继宾、孙家栋等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观看风云一号A星发射。此次成功,意味着研发团队数千日夜的努力有了回音

    “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是不容易做到的。组织上要求你完成的工作,可能与你的专业、兴趣不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能要加倍努力,学习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只要你有良好的数理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是可以做到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现在的许多工作任务,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个人的劳动,往往体现在团队的集体成果之中。因此,不仅要多读文献、多看资料,还要与团队的成员多讨论,既学习别人的长处,又为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团队的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在处理好相互关系的时候,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尊重和承认他人和集体的劳动成果。

    对工作任务要有紧迫感,要做得既快又好。只有最优秀的工作,才会受到重视。如果一个人能为组织解决问题,一定会受到大家的青睐。所以说,组织认同,是一个人事业生涯的重要处事准则。

“见树见林”,抓住问题关键

    对气象研究领域来说,天气预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做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开发,还是做卫星观测资料的处理,都需要利用尽可能完整、正确的专业知识,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它们的工作重心是有很大不同的:研究工作关注创新,不仅关注别人没有发现过的自然现象,还要指出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机理;工程则更加关注成功,要求把任务做得完整、正确、准确、可靠。因此,工程工作对参与工程的科技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对于工程科技人员而言,他们所面对的专业领域容不得自己选择,需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就要把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从头学起来,逐一弄懂弄通,成为内行和专家。此外,对工程人员的要求,侧重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对存在问题的精准定义入手。对存在问题的科学、精准定义,是妥善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对存在的问题看不清,没有找到切入点,只进行一般的号召,大概不会有什么效果;切入点找准了,就已站在解决问题的半路上了。切入点来自对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形势的正确判断。了解情况和认清形势,要做到“见树见林”:“见林”,是指对事情的全貌,要有总体的理解;“见树”,是指对事情的细节,要有透彻的洞察。只有既在宏观上看到事情的全貌,又从微观上理解它的细节,才能科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风云气象卫星每分钟更新一次的云图,让万千气象尽入我们眼中(图源:微信小程序:风云此刻)

    实际的工程工作,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与实际资料做比较,对不对是硬道理。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气象现代化工程体量大、涉及的专业面广,以做正确为考核标准,对工作精度有极高的要求,且要求系统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可靠地工作。其中有许多是工艺性的工作。工作中要认真分析资料,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看资料与学习基础知识、读论文一样重要,要舍得花时间。此外,看资料要有灵感。灵感就是追根求源,察觉事情的本质。要灵敏地察觉,问题可能在哪里。这样的灵感,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大量资料的阅历和对问题的反复思考。

    不幸的是,在问题没有解决以前,人们对存在问题的理解,往往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去观察、体验、感知、认识和分析,领悟其中的脉络、调整思路,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还要简明扼要地把事情表达清楚,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支持、公众的共鸣和团队的响应。

明确目标、团结协作,变“不可能”为“可能”

    在学习和观察之后,要明确工作目标:做任何工作,都是“先有目标,后有行动”。选择工作目标,比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更加重要。选择的原则,是这个目标完成以后,可以对形势和局面的改观发生什么影响。影响大的工作优先做。目标必须具体——“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如果当前的目标存在偏差,可以在实践中改正。只要坚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道路。只怕没有“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的工作目标。

    有了目标,还要做好工作,以达到目标。该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那些困扰着我们的热点问题和不理想的状态,之所以存在,其中一定有错综复杂的因素和矛盾,它们相互之间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看似无法解开的疙瘩”。对于决定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努力去克服困难,把它解决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陷入困境。此时要一步一个脚印,确认每一步都对;还需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要轻易放弃目标。克服困难的体会,只有在走出困境后才能领悟。处身于困难之中,犹如置身热带雨林,荆棘丛生,找不到出路;问题解决以后,回顾过去的经历,就好似登高远望,一览无余。

许健民院士在办公室交流工作

    除了建立明确的目标,在团队建设工作中,还需要有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相互认同的行为规范、敬业的参事人员、扎实的基础知识、互补的专业技能、详细的档案纪录和互相体谅的工作环境。其中:项目负责人特别重要,他需要带领队伍克服困难;团队成员则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形势的改观和局面的突破,是通过一系列优秀工作的实现达到的,绝非来自空洞的一般号召。要用高质量的工作推动事业进步。因此,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人员和他们的有效组织是成功之本。

    关注以上几个方面,对于高质量完成工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不畏惧失败,不断地去实践,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都会帮助我们锻炼队伍、增长才干。

各精其业、各司其职,铸造高水平团队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在组织机构中,工作职责的划分和参事人员的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组织机构中大致有3种人——研发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要做细致的探索、观察、分析工作,在貌似杂乱无章的世界中发现客观存在的事实,并指出它的机理;业务人员有广博的知识,善于察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管理人员要知事、知人,爱护、珍惜、关怀、团结、带领自己的队伍,从一个目标引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团队内部,任何人要与其他成员相互尊重和补充,协作共事。

    在组织机构中,对带头人和从业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其中学科带头人非常难得,大概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具备所从事工作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2)有感知洞察能力,能从貌似杂乱的表象中,定义存在问题的本质;3)有强烈的工作意愿和动手能力,能坚忍不拔地做工作,克服困难;4)能出于公心办事,对组织忠诚、对下属体恤、对自己严格,有号召力;5)了解可以为自己的目标发挥作用的内、外部力量,知道谁行、谁不行,善于调动可以利用的力量去解决问题;6)有表达能力,三句话把事情讲清楚。

    这样的人很少,但是一定有。他们的品德和才干,可以在实践中获得升华。通过业绩,他们获得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学术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才合理。我相信,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优秀人才,要及时提拔重用。让他们在三四十岁时,就可以担负重任,五十岁便显得有些晚了。

    1996年1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院士为他进行汇报讲解

    除了领军人才以外,还要有一大批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安心和热爱本职工作的科技人员,苦活、累活、没有利的活都愿意干,他们对待本职工作的质量,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力求完美。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文化境界。我们科技人员要珍惜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机遇,以强烈的工作意愿和工作责任心,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生非常短暂,一定要抓紧。从学校毕业到退休,也就三十多年,一晃而过。如果每五年做一件像样的事,一个人一辈子也就做五、六件事,没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意愿,很可能虚度一生。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把着力点放在与自己的职务和职责相应的杠杆支撑点上,在自己职务所在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对于做出了显著成绩的人员和团队,要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即使科技人员在短时期内遇到了困难,只要他在踏实努力地工作,也不求全责备。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做出少数真正创新的科研或成果,或真正起作用的工程成果,实属不易。

专家介绍

    许健民,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分配到中央气象局。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气象科研、业务及卫星气象的应用服务工作。曾经在气象科学研究所长期预报研究室、江西五七干校、中央气象台工作过;1980—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1983年担任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1986年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1996年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后,许健民注重研究气象卫星资料在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监测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评估,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在组织方案设计、进行技术协调、组织人员攻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解决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高精度定位问题,使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像元级,全面实现了实时、全自动、高精度,并开发出20种定量产品,为风云二号卫星观测资料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2006年《我国梅雨锋暴雨遥感监测技术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风云二号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曾被世界气象组织聘任为卫星专家工作组成员,在促进气象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卫星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做出了贡献。发表论文49篇,撰写出版著作2本,翻译出版译著7本。

许健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卫星气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