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打破院系、学科、专业壁垒,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 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何为?

2024-07-06   光明社教育家   阅读量:170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是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显著特点是创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支持。

    高松,理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年11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人才引育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教育家》:高校长,随着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加速,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科技、人才供给之间的平衡成为新的考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高校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善人才发展和科研创新环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良性循环? 

    高松: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要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人才培养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这将决定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高度;科研工作要重视科教协同育人,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人才引育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在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提供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性的支持,同时也要鼓励青年人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高校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组织和流程的优化或重塑,打破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更好地促进交叉,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互相促进。

    一是尊重学科差异,推进科研分类评价。要尊重文、理、医、工、农、艺等学科之间的差异,尊重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各自的规律,更好地实行分类评价。比如中山大学发挥学部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评价标准的功能,更好地推进分类评价;并专门设立教学和特殊系列研究人才职务聘任专门通道,做到精准评价。

    二是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激发人才活力。比如中山大学近两年推行“预聘—长聘”制,核心理念是,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专注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和方向,塑造学科与院系的未来。我们按照“高水平、国际化、少而精”的原则,面向全球选聘优秀人才,向高端提升,向青年倾斜。
对于新聘、预聘教师,评估期将是一段较长的时间,保证年轻人潜心去钻研一些重大问题,争取做出一些原创性比较强的成果。对于长聘教授,学校通过终身职位聘任保障其学术自由,这些老师可以进行更前沿、更深入的探索,成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三是深化科研经费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比如扩大科研经费“预算包干制”试点范围,让科研人员的精力更多地回归科研本身。要完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运行成本补偿机制,尤其是改革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结余经费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调动承担单位积极性。

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挑战奠定基础

    《教育家》:“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个观点很朴素。大学必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您认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高松: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显著特点是创新。新型劳动者可以理解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其核心素养就是创新,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突破已有认识的边界,乐于创造新的价值。

    二是要有创新能力,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有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善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每一位新质劳动者,不管身在科技界还是产业界,要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三是要有创业创造能力,有的人能够自主创业,有的人具有岗位创造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进行创新活动。创业创造能力是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实践能力的更高要求,它使劳动者能够把自己的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教育家》:您谈到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自主创造等素养,这些素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该在培养路径上有哪些调整?

    高松:培养新型劳动者,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促进交叉培养。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国际化学习的机会,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挑战奠定基础。比如,继续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进一步实施好“101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等。

    二是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研究生培养践行“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使命。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突出科教融汇,着力提升学术型人才原始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突出产教融合,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三是加强综合性、基础性、交叉性学科平台建设。建好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需求的综合研究平台,与科技领军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平台,与国家和地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更好地发挥平台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和开展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研究。

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教育家》:中山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当前,学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优化学科设置、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等做了哪些改革?

    高松:中山大学的学生们有灵活的跨院系、跨专业和跨学科学习机会,有更多的选择和学习自主权;在这里人人都有无限可能。近年来,中山大学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力,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是着力构建多样性、开放型、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认为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最终指向创造力,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山大学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倡导“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上来,达到重塑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为党和国家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是坚持学科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同。两个布局相协同,既能推动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也能通过应用牵引,促进自身办学水平的提升。中山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珠海、深圳三地办学,三个校区的学科布局,分别与广州“3+5+X”、珠海“4+3”、深圳“20+8”的产业布局相对接。目前,学校已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广州校区“强优势”,重点加强文、理、医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提升基础学科实力,促进学科交叉,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电子、材料、环境等优势工科建设,逐步做强艺术专业。珠海校区“提增量”,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打造大海洋学科专业集群、电子信息学科专业集群,加强文理基础学科建设。深圳校区“促融合”,重点建设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打造医工牵头、文理交融的学科专业发展体系。三校区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三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推进学科交叉建设。一是通过学部制来促进交叉。最近两年,中山大学已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构建了“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学部制统筹了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术评价标准等,激发院系活力,通过学部内和学部间的各种学术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二是学科交叉始终围绕创造性人才培养。一方面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跨学科教育的优势,建设若干交叉专业,如“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整合科学”等;另一方面,探索和发展虽“微”但不失“专业”性质的跨学科微专业,如“计算、数据与管理”“技术、艺术与文旅创新”等。

    《教育家》:从现代生产力变革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产学研用一体化能够保证人才培养与科技前沿最新成果对接,为实现产教融合、科创融汇,中山大学做了哪些实践?

    高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度对接区域创新体系,面向区域需求找准协同创新的结合点,为高质量发展作好人才保障。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支持。

    第一,加强有组织科研,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提高从源头上解决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科研选题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尽可能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科学问题转化成师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将自发的研究兴趣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

    第二,对接地方产业布局,探索合作模式创新。一方面,学校继续大力支持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相契合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实现互动与双赢。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平台建设,近两年学校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企业共建了近40个平台。2022年11月,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获批首批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

    第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技术攻关能力。学校支持培育高价值科技成果,加强科研攻关与知识产权工作的协同配合,突出高价值知识产权的转化导向,加强技术攻关队伍建设。目前,学校在创新药物、生物疫苗、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资源、能源材料等领域,均已产出一批高价值转化成果。

    第四,全链条系统化设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进行了从“以项目为中心”到“全链条系统化推进”的流程优化,完善了产学研工作架构和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调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各方面的积极性。“十四五”以来,学校年均科技合作企业1150家;千万级校企科技合作项目年均16项,同比大幅提高。在多个领域完成或正在产出一批重要产业化成果,以2023年为例,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3.5亿。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原文标题《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作者 | 王湘蓉

    统筹 | 周彩丽 

高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