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科学界最牛老师:一位教出近半两弹一星功勋,一位谱写出“一门五院士”的佳话丨科学家日历

2024-09-09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阅读量:94

科学界最牛老师:

一位教出近半两弹一星功勋,

一位谱写出“一门五院士”的佳话

    在我国近代史上,贡献卓著的教育大家宛如繁星,而其中有两位更是不得不提。他们,一个教出了近半的“两弹一星元勋”,另一位则谱写出一桩“一门五院士”的佳话。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兼教育家叶企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徐光宪。

    作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一手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让它集中全国第一流的师资。因此这里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物理学界的翘楚。他的门下,走出了79位院士、10位“两弹一星”元勋,堪称桃李满天下。

    邓稼先、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杨振宁、李政道、钱伟长.......这些我们熟知的科学大家都是他的学生。

来源:《一代师表叶企孙》

    在教学中,叶企孙不仅方法灵活、思维敏捷,更是独具慧眼。是他,将在杂货店当伙计的华罗庚邀请到清华工作,并力排众议,将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报为教授;也是他,破格录取了钱学森为留美公费生,并亲自聘请教授补习专业和数学;还是他,将王淦昌从化学系“挖”过来,成就了后来的“两弹一星”元勋。

    叶企孙爱才也惜才。在他去世很多年后,家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三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是他批改的分数:“李政道:58+25=83”。那是李政道在西南联大时的电磁学考卷,理论部分满分60分,李政道得了58分。叶企孙对这位聪慧的学生十分爱惜,小心翼翼保存了当年的试卷,并将还在大二的李政道推荐去美国读博。多年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后归国,有感于恩师的栽培之情,他发起中美物理联合考试申请项目(CUSPEA),为近千国人提供赴美国学习深造的机会,他说:“希望更多类似的机遇能够光顾其他年轻人”,他用他自己的方法将师道传承了下去。

1945年叶企孙批改的李政道的电磁学试卷

来源:《一代师表叶企孙》

    如果说叶企孙凭借引人入胜的教学和慧眼,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那么徐光宪则是营造宽松与鼓励的环境,让学生茁壮成长。

徐光宪与学生在一起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教学时,徐光宪注重听取学生意见,并经常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有些想法,他觉得值得试一试,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徐光宪与课题组成员讨论实验数据

左起:徐光宪、严纯华、廖春生、高松、李标国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徐光宪还尽可能发掘学生才能,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1991年,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稀土第一人”的徐光宪本是实验室主任的最佳人选,然而,他认为学生黎乐民比自己更有才华,更适合担任,于是向上级推荐了他。

    无独有偶,国际稀土会议召开时,本应他自己参加,但考虑参会能接触国际同行,机会难得,于是他再次推荐了自己的学生严纯华。

    在这种宽松、融洽、鼓励型的研究氛围之下,徐光宪造就了“一门五院士”的佳话:量子化学领域的黎乐民院士,重稀土萃取领域的严纯华院士,分子磁体领域的高松院士,以及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黄春辉院士,均出自他的门下。不仅如此,他还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他常常说,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批好学生。

    两位教育大家,都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与非凡的教育智慧,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在叶企孙的严谨与慧眼、徐光宪的宽容与鼓励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与梦想的启航。

    参考文献:

    [1]一代师表叶企孙/钱伟长主编.-2版.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

    [2]举重若重 :徐光宪传 / 叶青等著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3.5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叶企孙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光宪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黎乐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春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严纯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叶企孙
  • 徐光宪
  • 黎乐民
  • 黄春辉
  • 高松
  • 严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