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百年传薪火 创造向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4-09-08   中山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979


百年传薪火  创造向未来

——在中山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4年9月8日

校长   高 松 院 士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欢迎近2万名新同学加入中大,正式成为一名“中大人”。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路帮助和陪伴你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再过65天,我们将迎来百年校庆。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百年来,中大改革创新,开放办学,追求卓越,沉淀出厚重的文化与辉煌的事业;百年来,中大善待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致力于文明的传承和知识的创新;百年来,中大立足广东,心系国家,放眼世界,服务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之中大仍是青春之中大!新百年的中大,要继往开来,努力走在学术前沿,持续不断地贡献卓越的思想和学术,尤其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服务国家发展,贡献人类进步,续写“山高水长”新篇章。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践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加强文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实施学部制改革,建设一批交叉专业、跨学科微专业,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构建分层次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个性化培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研究性学习和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同学们,作为新百年的第一批学生,既是一种幸运,更是一份责任。青春之中大,寄希望于青春的你们,也将为你们的成长提供坚强的保障。在这里,我谈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新征程上,要主动面向未来,注重创造力培养。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中大老校长许崇清先生曾指出:“一个大学的学生,能够有批判的能力,由这种能力去研究学问,才配作大学的学生。不是这样,只会听讲笔记,便以为所得是永久不变的。这是大错了;所以‘自己教育自己’是一定必要的。”

    近年来,学校倡导“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涌现出一批潜心求学、勇于创新的优秀学子。如我校药学院2024届博士生丁文同学,勤学善思,专注科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期刊《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简称JMC)等发表SCI论文7篇,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化合物,实现了新药研发的突破,并组建创业团队,努力将实验室的发现应用于实践中,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造潜力。

    同学们,未来充满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仅依靠现有知识去解决未来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者相乘便形成创造力。在大学时代,同学们要以通专结合为路径,努力在专业学习中发展一般性能力,不断提升创造力。要形成卓越的学习力,在今后面对新问题想要去学习的时候可以自我学习;要拥有强大的思想力,形成批判性思考和探索真理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要具备高效的行动力,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唤醒自身的内在潜能,通过创新创造积极改变世界。

    第二,新征程上,要立大志做大事,勇担民族复兴使命。

    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学问救国”,他曾向学生指出:“有了学问之后,便要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中山先生手创中大,目的就是为革命和建设培养人才。从诞生之日起,中大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百年来,一代代中大人潜心向学,矢志报国,形成了“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优良传统。比如,两广地质调查所组织师生扎实开展地质调查,协助矿产开发,助力国防建设,并作为主力于1928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实地科考;毕业于我校医科的“红色医生”柯麟先生,在隐蔽战线默默工作20余年,为革命建立了“无声的功勋”,又长期担任中山医学院院长,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毕业于我校生物系的林浩然院士,面向国家需求,长期从事鱼类生理学研究,提升了中国渔业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不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丰富了中国人的蛋白质来源,特别是实现了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近海养殖,被誉为“石斑鱼之父”。

    同学们,中大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三个核心城市广州、深圳、珠海办学,在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上使命光荣、责无旁贷。在新时代,同学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既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探索知识的边界,也要善于将自发的研究兴趣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注重前沿交叉,明确方向,专注勤奋,追求卓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个人的成长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中。

    第三,新征程上,要拓展全球视野,贡献人类美好未来。

    中山先生不仅毕生追求“振兴中华”,也高度重视中国对人类的责任和贡献。他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愿望:“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正在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相当程度上塑造着人类的未来。人类还面临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同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时代,同学们要胸怀天下,更多了解世界。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理性应对未来变局,也要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涵养健全人格,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更要保持开放心态,回应人类普遍关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各位同学,世纪中大,山高水长,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从今天起,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你们手中,希望同学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创造未来,跑出新一代中大人的最好成绩!

    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谢谢大家!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排版:廖雅芸

摄影:肖遥

一读:邱清萌  郑钰

初审:余婷  冯贤哲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高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