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次进长白山,八次踏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火山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做出了大量系统性和原创性贡献,使我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他有两个极具反差的身份:一个是做过60多年火山研究、受国际同行敬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个是坐拥38.7万B站粉丝的网红UP主。他在B站更新了100多条视频,每条都与火山有关,就连进度条也被设计成喷着烈焰、淌着岩浆的小火山。他,就是被网友们称为“火山爷爷”的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
3月20日下午,83岁的刘嘉麒院士来到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为同学们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专题讲座。“做人要立志,立志先做人”“理想是人生的航向标,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他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勉励同学们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嘉麒院士坎坷的求学历程,为“知识改变命运”做了最好的注解:小学时家境艰辛几近辍学,中学时走十八里山路上学,大学时饿着肚子求知,研究生时遭遇“文革”,求学路一度中断……
“从孩童到成年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我几乎什么苦都吃过,在这种情况下,要战胜困难首先要战胜自己,最难熬的时候,也是转机快到来的时候,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之中。”经历了27年的艰辛求学,37岁考研、40岁学英语、62岁当院士、80多岁还时不时跑野外,他的坚韧与毅力深深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灵。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可能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刘嘉麒院士说:“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的抉择,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为一时的安逸、富有、权势所诱惑,也不要为自己缺少社会资源而气馁。”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每一座山峰、每一片土地都意味着新的未知和新的可能。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在地质研究领域研究了近六十载的刘嘉麒院士,生动地将自己的奋斗经历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地质工作以山川做课堂,揭宇宙之奥秘,探地球之宝藏”,从青藏高原到南极北极,从西伯利亚到美国大峡谷,他用脚步丈量中国乃至世界的经历,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坚持与担当。
1998年1月,刘嘉麒在留尼汪岛富尔奈斯火山测量正在喷出的岩浆温度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选择一个方向,占领一个领域,掌握一种手段,解决一个问题,数十年如一日,一次次的挑战,一次次的尝试,刘嘉麒院士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科学信仰——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是事业的灵魂,做科研就一定要有不惧未知、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在中国,想要当好一名地质人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就应是创新精神。刘嘉麒院士以自己和同事为例,与同学们探讨了创新的意义和实践的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青年学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勇于挑战,方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互动交流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针对同学们所关心的人与自然关系、火山爆发对于气候的影响、地质工作的安全性、玄武岩(火山岩的一种)拉丝纤维的广阔前景以及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做好时间管理等问题,刘嘉麒院士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讲座散场后,G7-1周祺舜同学关于AI技术未来是否可以使用到地质勘测、如何对一个学科始终保持热爱的问题追问刘嘉麒院士,得到了刘院士的耐心解答,并赠与其寄语“努力学习”和签名。周同学兴奋不已,他表示:实现理想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未来,他定以科学家们为榜样,开拓科学视野,传承科学家精神,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刘院士用脚步丈量世界,以天地为己任,向我们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坚持与担当。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坚定理想、以梦为马;勤学善思、勇于创新;知行合一、坚忍不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总校执行校长王莹博士表示,借助“院士科普进校园”活动,苏州北美的学子们将有更多机会与众多院士、科学家面对面,更有机会参加人工智能与火山地质等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程,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探索,开启属于自己的科学探索之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