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爱国是他们的人生底色”——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暨《风范》出版研讨会速写

2024-07-11   科技日报   阅读量:194

    科技日报记者 陈磊

    “去年杨乐先生过世后,我回首看着他的墓碑,不禁感慨:先生这一辈子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7月9日举行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暨《风范》出版研讨会上,追随杨乐近30年的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乔建永发出这样的追问。

    乔建永说,杨乐一生在进退之间:他义无反顾搞科研,在科学道路上向前“进”;等到功成名就,他却一再向后“退”。“这背后是对国家那份浓浓的爱以及对数学发展、科学事业的责任感。他从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

    《杨乐:半个世纪的进与退》的故事写进了《风范》这本书,与杨乐同样德高望重的21位老科学家的传奇人生也都收录其中。中国科学报将“风范”专栏的大部分稿件结集成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为其作序。她说:“每一篇都会讲述一位老科学家跌宕起伏而又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我被这些文字打动。”

    书中很多人的名字与中国科技史上的诸多“第一”紧密相连。这里有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李薰、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引领者王文采、中国第一位对青藏高原盐湖进行系统考察的科学家柳大纲、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的俞鸿儒、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蒋新松,以及马大猷、杨乐、邹承鲁、施雅风、夏培肃、刘嘉麒、任继周等著名科学家。

    “他们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前25年,爱国是他们的人生底色。”王志珍说,老一辈科学家多半成长在封建落后、受尽屈辱的旧中国,但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从未有过迷茫和失望,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王志珍介绍,此书还采写了我国自主培养的一大批科技人员。她认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大特质,在这些老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中都能找到最生动的诠释。

    在本次座谈会上,书中部分科学家的家属、学生回忆了很多感人故事:杨承宗从法国居里实验室归来,献身原子弹事业,为保护年轻人,独自一人承受高强度的放射性照射进行抢修,为此失去一只眼睛,却始终开朗豁达;邹承鲁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留学回国后参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他性格耿直,对各种学术不端、学术欺骗、学术造假行为,总是挺身而出公开抨击;陆大道牵头起草了29篇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报告,基本格调是“批评”,没有“歌颂”; 柳大纲谨记 “一生常耻为身谋”,辗转祖国各地,面对国家科研任务,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评选院士时却两次提出从名单上去掉自己;当国际上“谁来养活中国”的说法甚嚣尘上时,李振声果敢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面貌……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某种激励和传承下不断发展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在会上回顾了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的成长历程,他得到当时中国科技界最优秀科学家的教导。因此,在他看来,毕生矢志科研和教书都是本分,“本就应做得好一点、教得好一点”。《风范》收录的故事中还提及了陈润生父亲的经历:20岁出头,冒着生命危险从日军占领区逃出并加入中国远征军;再之后,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如今云南国殇墓园的墙上刻有他的名字。“我和父亲相比,还有什么可说的?唯有把能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一点……”陈润生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对此也有共鸣:“我之所以能在自己的领域做一些事情,得益于遇到了一些大先生、好老师。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榜样,给予指引、赋予力量。现在我们老了,也有义务讲述自身经历、经验和感受,给年轻人一点启发。”

    《风范》有一段关于数学史专家李文林的回忆,那一年,他与杨乐两个80多岁的老人走在中关村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喧嚣中,杨乐转过脸对他说:“我们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虽然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书中主人公有些已经过世,但老一代科学家的精神还在传承不息。

责任编辑:翟冬冬

王志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志珍
  • 陈润生
  • 刘嘉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