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利声富)“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试验示范就实现目标,不仅为端牢中国饭碗作贡献,而且其经验能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钱前作水稻高产基因挖掘及分子设计育种报告。记者利声富摄
作为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测产专家组组长,钱前亲历、见证了该项目实施过程。
三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约26℃,水稻生育期相对较短、平均产量普遍不高。为探索三亚热区特色一年三季水稻生产能力,评价筛选相关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三亚“米袋子”工程,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项目》。在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崖州基地进行40亩试验示范,一年种三季。
“不容易”“刷新热区杂交水稻种植新纪录”,是钱前最大感受。
高温、高温、多雨、地力差、第二季又属台风易发期……面对一系列难题,经过试验示范专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精心管理,三季合计年亩产2046.5公斤,试验示范达到预期效果。
“海南利用气候优势实现杂交水稻一年三季年亩产超4000斤,这为世界同纬度地区解决温饱问题提供很好的中国经验。该经验可以推广到非洲、东南亚等地。”钱前说。未来,在继续保持水稻高产的基础上,海南还需要在增强水稻的适应性、抗病性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