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野生稻有了“新家”

2024-03-24   光明网-《光明日报》   阅读量:204

【时代记录】

    撰文/摄影:张茂 邱江华

    在海南三亚的山区,密林深处,一株“杂草”自由生长。今年1月,一次资源普查,来自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才发现了它不同寻常的身份——野生稻。

野生稻有了“新家”

郑晓明博士(左)和张步云博士在三亚的山林中采集野生稻的伴生物种。

    野生稻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其保留了大量优质基因,是改良稻种品质的关键。

野生稻有了“新家”

钱前(右一)与水稻专家交流野生稻的收集和保护。

    为进一步确认这株“杂草”的身份,不久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专程进山考察。俯下身子,轻捧叶片观察,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种质资源学家钱前做出判断:“这是疣粒野生稻,极为珍贵,要立即保护起来!”

野生稻有了“新家”

野生稻科考队在三亚山区发现的疣粒野生稻。

    这一株来自山区的野生稻,很快被科研人员转移到“新家”——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目前,这里保存着22种野生稻、1.3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野生稻有了“新家”

一只白鹭在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资源保存区“漫步”。

    这些野生稻,是科研人员从全球搜集来的。三亚独特的热带气候十分适宜野生稻“安家”,因为这里能将外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整个资源圃面积达170亩,其中又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物种展示区、鉴定评价区、繁殖更新区、资源保存区、原生境模拟监测区等。在这里,科研人员能完成野生稻种质资源从收集、保存、保护到后期利用的全过程。

野生稻有了“新家”

在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程云连查看野生稻穗部的结实率、落粒性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不断进步,来自野生稻的基因功不可没。197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团队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野败”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门。时至今日,野生稻仍在不断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资源。因此,在资源圃里,科研人员把野生稻搜集起来,目的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从中挖掘独特的基因。钱前团队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所有野生稻的基因鉴定,为中国育种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野生稻有了“新家”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中的彩叶稻。

    作为中国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从个人吃饱吃好到国家粮食安全,稻谷已然和人类命运共舞。在这片位于中国南端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里,人类对野生稻的探寻永不止步。关于水稻进化、种业振兴、粮食丰收的故事,也将在这里接连上演。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4日 11版)

[ 责编:孙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