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幻响未来全球追光?丨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科幻大会对青年人很有意义,将让创新得到更多支持

2023-10-14   红星新闻   阅读量:401

    “科幻作品对人类的作用很大,它使得人类有一个理想,并将其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而现实中科技的进步又促进了新的幻想,推动人类一步步去实现科学想象,它是科技发展也是国家强大的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

    备受瞩目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于10月18日启幕,这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走进中国,成都也将成为亚洲第二个、中国首个举办世界最高规格科幻盛会的城市。

    “科幻大会对于成都市民、尤其是青年人非常有意义,它将激发成都人对于科幻的兴趣,让科学创新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多的支持。”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刘人怀对家乡成都将举办世界最高规格科幻盛会满怀欣喜、充满期待。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即将开幕之际,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日前联合启动“幻响未来,全球追光”大型融媒体采访报道,追寻科幻转换为现实背后人类不同文明所共同拥有的科技与梦想之光。

    从与科幻的渊源,到未来科技发展的畅想;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钱学森之问”,到如何持续输出创新的活力和动力,红星新闻记者对刘人怀院士进行了专访。

    谈科幻渊源

    嫦娥奔月是属于中国人的科幻

    1940年7月,刘人怀出生于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他坦言,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嫦娥奔月”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是幼时对于宇宙幻想的起点。“这是中国老百姓都憧憬的事,我小时候听完这个故事就想搬到月亮上住。”

    而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变为科学的实践探索,则成为了刘人怀青壮年时期努力学习、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来源之一。“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帕特尼克1号’;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首次登月……”这些历史性的事件至今铭刻在刘人怀心中,“这些事情对我影响很大,中国几千年前就有的奔月故事在那时候成真了。”

    1958年,刚考入兰州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刘人怀,就参与了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研制。此后,在固体力学、板壳力学与应用、复合材料结构力学与应用、战略管理等多学科均取得丰硕成果的他更意识到,从想象到落地的过程中,科幻搭建了一座连接的桥梁。

    “科幻作品对人类的作用很大,它使得人类有一个理想,并将其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而现实中科技的进步又促进了新的幻想,推动人类一步步去实现科学想象,它是科技发展也是国家强大的动力。”刘人怀如是说。

    谈科幻与未来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未来会有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科幻作品中展现的场景和技术已经变为现实。刘人怀表示,人类科技的进步永无止境,未来将会有无限可能。

    展望未来,刘人怀认为,人类对于宇宙和时空的探索将更加深入,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旅行、生活将扩展到其他星球。同时,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将更加深入,绝大多数的疾病和身体残疾将被治愈,人类的寿命将会进一步延长。此外,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将更加高效,浪费和污染会进一步减少。

    对于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刘人怀也有着自己的心得与实践。十多年前,他从教育管理岗位退下来后,看到许多大城市的垃圾围城和地沟油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便以餐厨垃圾处理为切口,开展科技攻关,通过组建团队、跨界融合等方式,培育了“噬污酵母”,实现了把餐厨垃圾转化为非粮乙醇、生物柴油、酒糟酵母粉、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绿色生物处理方式。2020年,刘人怀将科研成果落地成都,一座日处理100吨餐厨垃圾生产非粮乙醇的示范工厂在新都区投产运行。

    “我这个人好奇心比较重,发现问题就想着要解决,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刘人怀说。

对于许多科幻作品中描绘的科技发展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场景,刘人怀表示,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是造福自身,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确确实实遇到了“双刃剑”的问题,比如现在衣食住行几乎都能通过智能手机解决,但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是个大难题。在他看来,尽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快速发展,但人类的集体智慧要超过技术本身,科技超过人类控制的情况应当很难发生。

    谈科幻与成都

    宽松包容环境利于将科学幻想付诸实践

    从三星堆到金沙,从都江堰到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再到当代的歼20、华龙一号、新一代“人造太阳”等国之重器的诞生,在历史长河中,在成都平原这片沃土上,不断闪耀着追逐梦想、不断创新的光芒。

    成都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何以穿越历史,经久不息?刘人怀从人文环境的视角给出了解读。他认为,成都物产丰富、适宜生存的天然条件,几千年来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宽松包容的环境,这恰恰符合科技创新的需要。

    “成都是坐落在天府之国的中心城市,它安逸的环境非常适合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刘人怀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做科研能够不受干扰,静下心来做学问,投入爱好的事情;而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提供了支持,创设了允许试错、包容错误的宽容环境。

    “这样的文化氛围使杰出人才能够慢慢探索,将科学幻想付诸实践。”刘人怀说。

    谈破解“钱学森之问”

    创设宽容的环境,有利于思想创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刘人怀便在高校任教,并担任过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对教育与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对于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国家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刘人怀认为,一方面要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上,破除妨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建议将小学与初中、高中阶段进行适当合并,用9-10年完成基础教育。

    此外,刘人怀认为,从小升初,初升高,再至高考,乃至当下的考研,多次重复的应试,也容易让学生疲乏。他建议,在教育管理上,去创设宽松的环境给予青年人支持,同时允许失败。“要让中小学生和大学生都能在宽容的环境里,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才利于思想创新。让孩子们既能学习专业知识成才,又能快快乐乐生活。”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摄影报道 实习生 王泓鑫

    责编 刘艳美

刘人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管理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