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回眸|彭桓武院士:回国不需要理由

2023-10-07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量:596

1915年的今天

物理学家彭桓武出生

他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先后在中国开展了

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

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

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

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

以及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事业历程中

他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之一

人们尊称他为彭公

说起彭公,有无尽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图片

与杨振宁等并称“清华四杰”

    彭桓武1915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自幼虽体弱多病,却酷爱读书,尤其是对算术,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天赋。在4岁上学之前,彭桓武就已经掌握了复杂的四则运算。

    1930年,彭桓武随父兄一起到北京求学。凭着天资聪颖和刻苦勤奋,1931年,彭桓武考入了清华大学,在这里,开始了他与物理的不解之缘,这一年他16岁。1935年,彭桓武大学毕业后,继续在清华攻读研究生,师从周培源学习物理,与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并称为“清华四杰”。清华园的学习,对彭桓武来说,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自强不息”的校训还时刻激励着他要发愤图强,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这样的环境下,彭桓武养成了好学深思、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不怕吃苦的品质。这为他将来带领科研团队攻克难题,以自然科学报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1938年,彭桓武在老师周培源的推荐下,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名额,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跟随马克斯·玻恩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等待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马克斯·玻恩是量子力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治学严谨又待人诚恳,是良师也是益友。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彭桓武凭着傲人的天赋和勤奋钻研的精神,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1940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对于学术,彭桓武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对自己的博士论文就不太满意,认为只做了其中的一半。他的导师玻恩却说:“如果你都做了,就不能给你哲学博士,而是给你科学博士了!”

    1941年8月,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期间,彭桓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41年—1943年,他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发表了HHP理论。1945年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5年到1947年,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

图片

    客居异乡的9年间,彭桓武的学术能力、理论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赢得了导师玻恩、薛定谔的多次赞赏。玻恩说:“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薛定谔称赞道:“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

    1947年,彭桓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代表云南大学前往比利时参加“大学教授会议”,之后辗转与钱三强在法国相见。两人心照不宣,决心回到祖国大干一场,两人的故国之思,报国之志被激起。1949年,彭桓武经香港转道回到了母校清华大学。

    很久之后,有人问彭桓武已经在国外取得了一些成就,获得了知名度,为什么还要回国。他回答:“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科学问题还是工程问题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亟须一大批人才来建设。回国以后,彭桓武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并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奖掖后进,提携后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平易近人,亦师亦友,丝毫没有留洋归来的架子。“老师像‘钟’,你敲钟的劲越大,老师给你的回答就越深入!”他用这样的例子鼓励学生提问,提倡学术交流和碰撞。他还总结了学习方面的经验,即“学问主动,学友互助,良师鼓励,环境健康”四句话。多年的教育生涯,他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科研方法,更把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传承了下去。

    1960年,国际风云变幻,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新中国面临重重困难。1961年,彭桓武被调到核武器研究所,顶替苏联专家从事原子弹理论研究。面对外部国际封锁,以彭桓武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险,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夜里,在每一次学术会议上的争论中,在每一次推翻重来的计算下,勇攀了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

    数学家李德元先生曾兼任过彭桓武的学术秘书,他回忆:“彭公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面临的第一个抉择,是把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当成简单的工程设计,还是当成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当时,科研人员手头有一个苏联专家口头讲述的教学模型。如果照抄苏联人给的教学模型,交一个方案,响了,任务就完成了;如果当做一项科学研究任务来做,就要深入探究内在的科学原理,搞明白原子弹的整个动作过程。作为一位有极高素养的物理学家,彭桓武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图片

原子弹理论攻关时大讨论的场景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突破原子弹设计技术,科研人员决定先计算这个教学模型,但是没想到的是有一个数据总是与苏联专家提供的不一样,前前后后,算了九次之多,这就是著名的九次计算。

    尽管年轻的科研团队前后几次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彭桓武先生却没有放松要求,他要大家重视这个“对不上”,不能我们自己算的一样就放行,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有差别。他强调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这一时期,科研人员频繁召开学术讨论会,把计算步骤一步步摆出来,逐个进行分析研讨。

    直到1961年夏周光召运用炸药能量最大功原理证明苏联专家提供的数据不可能,这才结束了九次计算的争论,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但是原因还是没有找到,研究人员并未放弃。直到第一颗原子弹的总体计算程序编制好了后,在运算中人们偶然间发现,在用人为粘性处理激波时,当前面的系数取得不合适时,在激波阵面震荡松弛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波峰值,这个数据就是困扰大家很久的那个苏联来的数据。原因终于找到了。因为这个应该被忽略的数据,人们打了一场不屈不挠的攻坚战。但经此一战,为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武器设计培养和锻炼了人才,更是大树科技队伍必胜的信心,因此,九次计算也成为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中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不仅是工程问题,更是科学问题——这一思想的引领,为原子弹研制指明了方向,更为核武器科技队伍营造了良好学风。独具特色的科学求实、学术民主精神悄然形成,成为两弹精神最根本的内核之一。

    于敏先生曾说:“彭先生在科学上非常严格谨慎,眼光是很开阔的。”原子弹理论方案提交之后,他马上又组织人员转入氢弹研究。在他的领导下,理论设计工作扎实前进,着眼点始终是把握武器动作过程的根本规律。

    这种有别于一般工程研究的科学思想,在他离开后依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引领着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并发展了在国内顶尖的爆轰物理、中子物理、大规模科学计算等等学科。在应用背景牵引下的基础研究不断发展,又不断满足了工程物理的需求,为中国特色的核武器事业发展之路添加了独特的色彩。这就是彭桓武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

    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1984年,10名科学家获得了“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这个重要奖励中,彭桓武排在了首位。按照相关规则,这个奖章本应由他本人保存,他却表示荣誉应该属于大家,他说:“奖章我收下了,现在这枚奖章已经归我所有,我有权来处理它,请你们把它带回去,就放在研究所,献给所有为我们这项事业贡献过力量的人吧。”并且他还挥笔写下了“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这句话。

    晚年的彭桓武,辞去了各种职务,深居简出,生活简朴,没有专车接送,也没有专家的派头。他一生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正如他父亲的咏雪诗里写的,“本来明月是前身,玉骨冰肌别有真。”彭桓武以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追求真理,报效祖国。他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如一轮明月映照世间,似一缕清风涤荡人心。

    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走完了他光辉灿烂又潇洒出尘的一生。太空里那颗名叫“彭桓武”的行星永远记得他,他比星星更耀眼,更闪烁。他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综编:《学习时报》

“中物院曙光视点”公众号

彭桓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