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陈志南:从医者的职业本源是对生命的珍视

2022-09-10   光明日报   阅读量:163

    【听医者讲述】

    光明日报记者詹媛整理

    已到古稀之年的陈志南院士还坚守在教研第一线,一年有一半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正是凭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才结出了今天的累累硕果。——访谈人缪露

    他原创性发现炎-癌相关分子CD147在癌进展中的多时相、多阶段和多节点的调控机制;首次发现恶性疟疾、COVID-19等重大感染性疾病入侵宿主细胞受体及其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致病机理;研发的新靶点自主抗体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居国际领先;建立了抗体人源化及产业化、转基因模式动物药物评价体系、免疫细胞重编程等关键技术平台……他就是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主任陈志南,长期从事细胞与分子医学基础和转化研究,为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作出了贡献。

    1979年,我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留校在原训练部病理教研室做教研工作。刚到病理教研室,就受到师长们的热心指点和老师刘彦仿教授的精心教导,他们帮助我掌握病理专业基本技术,熟悉病理工作任务,了解病理研究发展趋势,使我很快对肿瘤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确了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教研室领导对我的专业发展也非常重视,派我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习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技术,这在当时还是一项突破性的免疫学新技术。我在研究所一年多的学习经历,收获特别大,让我感受到了基础研究的强大吸引力,也带给我步入生物药物领域的灵感。

    从医者,其职业本源就在对人的生命的珍视。为了让更多罹患“不治之症”的人,能够随医学的发展而得到救治,生命得以挽救,就必须有医学科研人员在基础医学研究,在对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研究上,殚精竭力,勤耕不辍。

    学习归来,我承担了组建单抗实验室的重任。在那个年代,实验仪器设备不具备高通量技术能力,都是靠人工一个一个去做检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我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每天在实验室培养细胞,工作12到16小时,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在培养板里一天天生长出来,我特别开心。就这样,3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几万个克隆,终于获得了在肝癌组织高表达、正常组织低表达的单抗。每当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都万分感慨:“成就属于敢于探索之人、乐于奉献之人、踏实肯干之人。”

    要想把基础医学科研做好,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但想到这样能让更多人愁眉得展,千万家庭喜笑颜开,我觉得吃再多苦也值得。

    我加快了抗癌研究的脚步,发起了抗癌攻坚路上的新冲锋。20世纪80年代,王大珩等4位院士提出发展高技术研究,获得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批准,中国的“863计划”从此诞生了。1991年,我幸运地拿到了“863计划”生物领域课题,并担任该课题组组长,与另外两名同志一起开展攻关。由于当时实验条件有限,研究地点就放在了一个三层小楼的两三间实验室。虽然设施简陋,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研究热情,白天查资料、做沟通、碰思想,晚上点灯熬夜搞科研,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激情。

    条件苦、工作累,这些对我们而言都不算什么,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研究没有进展,两年时间过去了还出不了结果,大学的领导和同事都希望我们早日取得研究成果,我们研究团队的压力很大。

    当时我也考虑,是不是研究方向定错了?但是转念又想,技术难题还没有解开,抗体的应用还没有实现,又怎么能放弃呢。我们都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既然得到了这个特异性抗体,就一定要让它能够为人类造福。最终,历时17年,我们冲破重重难关,终于成功上市了肝癌单抗靶向药物,这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类药物,是中国创造。

    带着学生在实验室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是我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一看一整天,还向学生示范小鼠注射、抗体制备等实验,经常和同事、学生们一起加班到深夜,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一起攻关的日子里,我们分享工作经验、交流研究心得,大家以苦为乐、苦干实干。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艰巨的、微小的,但必须确保所提交的每一个结果、每一份报告,都严谨可靠,经得起时间检验。作为攻克肿瘤千千万万大军中的一员,大家秉承“至精至爱、效国效民”的精神,坚守初心信仰,团队的每个人都在为抗癌事业奉献自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经常思考,难道病毒入侵人体宿主细胞的受体仅仅是这一个吗?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研发成功这个受体阻断药物呢?我觉得一定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病毒入侵途径。后来我和我的团队在现有研究经验和已有专利的基础上,与兄弟单位通力协作,集智攻关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通道和机制,取得了重要突破。

    我已经在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上奋斗了43年了,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解科学之难题而不舍,持学术之精神以永恒。要对科研事业坚守执着之心,要对科研探索永远心怀希望、永不放弃,保持严谨求实的态度,才能凭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科学工作者,我们更要有新时代的视野,研究工作应该围绕着国际前沿领先的领域和技术,符合国家的重大需求。人民健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才是为人类健康造福。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0日 0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陈志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制药/抗体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