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生物医药产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都在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作为工作重点。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中国要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抢抓发展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古稀之年的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主任陈志南院士还坚守在教研第一线。他长期从事细胞与分子医学基础和转化研究,为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作出了贡献。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有哪些比较优势?目前我国新药创制研发等环节存在哪些难点和挑战?如何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平台、人才、创新技术缺乏困境?围绕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陈志南。
《中国经济周刊》:您已经在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上奋斗了40多年,凭借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您觉得新时代的医学科学工作者,要在所攻关领域取得科研突破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陈志南:第一科技人员必须要有高远的见解。看问题要站在国际前沿领域、国家重大需求、维护人类健康的高度上去思考。
第二要有好的思路。基于增进人类卫生健康的目标,拓宽思路,目标明确,设定至少两套研究方案,要有备选路径。科学研究往往出现疑云和相反结果,所以研究的随机性和重复性就非常重要。同时,要考虑目标导向,如预防性药物需要人群样本的保护率,治疗性药物需要人群大样本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第三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事生物药物研发首先要动手,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结论;构建关键技术平台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研发思路,加上勇于实践的能力,这就使得研究目标清晰,研究时间缩短,结论可行可靠。
第四,现代科技必须学会应用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预实验时间和成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一定能找到心目中的彼岸。
《中国经济周刊》:您长期从事细胞与分子医学基础和转化研究,您觉得相较于国外,我国生物医药研究有哪些比较优势?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何战略意义?
陈志南:我们从事医学科研工作,优势在于临床样本较多,科研人员动手机会多,得到的锻炼机会也多,这为科研沉淀积累了资源。但不足的地方也较明显,我们缺乏创新意识,科技实践中所需的部分装备、设备、软件仍存在短板。
生物医药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高科技产业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布局生物医药产业,这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强国的必由之路。生物医药产业是生命科学领域和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世界发达经济体都将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而我国也早已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化学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我们与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与美欧日等处于同步发展。这3年多的新冠疫情对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它不仅催生了行业内部的创新升级,也促进了行业与社会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和进步。
随着生物技术进步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稳步发展,而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正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新兴技术领域,中国更有望与全球同步,甚至有所突破。
总而言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也有利于我国生物医药市场份额的扩增,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行业内部协同创新。
《中国经济周刊》: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需要大量人才支撑,您认为像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这类平台如何聚集人才,依托创新机制,推动生物医药研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志南:发展生物医药,人才支撑必不可少。在科技领域,不仅中国缺人才,发达国家也缺人才;不仅中国将人才培养作为重大战略,发达国家也将人才流动摆在第一位。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采取“培养”加“引进”方式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目前,在科技领域,我国的战略性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还比较缺乏。
要推动生物医药发展,必须创新机制,发挥像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这类平台聚集人才的“虹吸”作用。第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要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发挥,有利于产品研发。第二,完善产业政策。出台支持和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激发行业内外资本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第三,注重产业分工和协作。以开放的姿态,不仅要与国内同行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而且也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多层次协作交流,包括共享市场信息、共享资源平台、共享标准规范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