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一世航空情缘一生忠诚奉献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屠基达

2021-04-02   中国航空报   阅读量:815

    人物简介:屠基达,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27.11-2011.02),1951年参加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新中国第一批航空人,参与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的创建,先后参与或主持设计了包括歼教1、歼5甲、歼教5、歼7II、歼7M、“枭龙”等多种型号飞机的研制。其中两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型获国家科学大会奖,三型(系统)获国家质量金奖。他一生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屠基达为青年讲解航空知识。

飞行中的歼教5。

航空工业成飞青年缅怀屠基达。

歼7M飞机。


    本报通讯员常庆星
    1958年7月26日,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歼教机歼教1首飞成功,一个月后,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款交付部队的飞机初教6飞上蓝天;1964年11月11日,航空工业成飞的“发家机”歼5甲首飞成功;1966年5月8日,“飞行员的摇篮”歼教5首飞成功;1979年9月,歼7II设计定型;1981年开始,歼7M/B陆续出口……在这一个个见证新中国航空工业从0到1、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坐标背后,都有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就是为我国航空事业奉献一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基达。
    梦想在此起航
    1927年的农历11月18日,在小桥流水、鱼米飘香的绍兴城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出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没有机会享受太多的和平静谧,1937年的一幕为他埋下了改变一生的种子。“1937年的一天,凄厉的防空警报才响过不久,嗡嗡的日本飞机就到了。我们怎么没有飞机呀……这永生难忘的一幕是我后来去考航空工程系搞飞机的思想种子。”多年后,屠基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看到日本飞机在中国上空的肆无忌惮,这种源自内心的屈辱和誓要自强的少年意气,成为点燃他航空报国的点点星火。
    1946年,屠基达同时被清华大学机电系、浙江大学化工系和国立交通大学航空系录取,他毅然选择了国立交通大学航空系,儿时埋下的种子开始发芽。1951年屠基达大学毕业:“还不知道组织会把自己分到什么地方,反正绝对服从安排,没有任何个人打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恰逢新中国航空工业局刚刚组建,他和同学一行5人被分到哈尔滨的121厂。满怀投身建设新中国的无限激情,提着简单的小铺盖卷,他们踏上了航空报国的征程。
    创业维艰,作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垦荒人、开拓者,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他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与祖国共成长
    从飞机维修到测绘仿制再到自主设计,屠基达的人生轨迹其实就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缩影。
    参加工作后的屠基达在飞机维修的实践中快速成长。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航空工业局决定组建国家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开展飞机的自主设计,屠基达便是其中一员。当时的设计室,没有外国专家,缺少参考资料,没有设计经验,只有简陋的实验设备,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设计师们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年后就设计出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教机——歼教1,屠基达更是创造性地成功设计了我国首架两侧进气道下单翼传力的机身结构。自此,新中国迈出了自主设计飞机的第一步。
    1958年,按照国家部署,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厂自主设计,这是国家推动南昌飞机制造厂由单纯仿制到自主设计转型的重大决策,由屠基达和林家骅担任主管设计师。对于第一次独立担当的屠基达来说,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你们这次去不仅要把飞机搞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带出一支队伍来,好比过去开辟一片新的革命根据地。”临行前,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徐昌裕特别叮嘱他。既要干好工作,又要带出一支好的设计队伍,这成了他一生的坚持。
    1961年,初教6获批生产,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研制成功批产交付的机种,它首创了全铝合金半硬壳结构设计。在它几十年漫长的生命周期里,累计生产交付了数千架。无独有偶,在教练机的序列里,还有一个机型,与初教6高低搭配共同组成了教练机的“双子星”,它就是1966年5月8日成功首飞的歼教5,它们共同为祖国培养了几代飞行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飞行员的摇篮”,而这“双子星”都出自屠基达之手。2002年,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在给屠基达的来信中写道:“歼教5为空军战斗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们向设计和研制该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您和您的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人生的再一次出发
    1958年,当屠基达全身心地扑在初教6的研制上时,祖国的大西南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这一年,132厂破土动工。响应国家投身三线建设的号召,一年多后,屠基达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西南这片土地上,一干就是50年。他用50年的忠诚奉献,带领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开荒拓土、奠基铸魂。
    132厂当时可谓一穷二白。工厂还未建成,几支绘图笔是设计部门最主要的家当,这不禁让他想起东北设计室初建时的样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屠基达带领大家开始了歼5甲的测绘仿制。这是屠基达来132厂主持试制的第一款飞机,更是132厂的“发家机”。然而,不久后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使他们的试制工作雪上加霜,有人甚至饿晕在飞机旁。屠基达回忆中写道:“当时粮食每月定量供应,实际只有21斤……我自己178公分的个头瘦得穿上衣服鞋子才只有104斤。”然而,就是在这样队伍积弱、生活困苦的夹缝中,歼5甲的试制工作却奇迹般地推进起来。1964年12月15日,是132厂双喜临门的日子,歼5甲设计定型,132厂正式建成。凭着这股敢拼、敢闯的傻劲、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科学求实的精神,设计团队在艰难中为132厂的发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老老实实,按样机测绘”是屠基达在歼5甲的设计中始终坚持和倡导的原则。他深刻明白,对于新生的132厂来说,测绘飞机更长远的意义是要培养一支具有良好作风的设计队伍。从歼教1、初教6到歼5甲、歼教5,再到后来歼7的创新改型,屠基达为我国航空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队伍。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历史转折再一次把屠基达推向最前沿。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航空装备技术水平,国家决定引进西方先进航电设备,对外主谈的重任落在了屠基达的身上。
    “在谈判中,既要设法弄懂不能示弱于人,又要避免吃亏、被人牵着鼻子走,太难了。唯一办法就是天天开夜车。”历时16个月艰苦谈判、10轮激烈交锋,1980年,我国改革开放后与西方的第一个军工合同正式签订,屠基达代表国家在技术规范上签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此刻的屠基达非常焦虑。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提升我国装备技术水平,这是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机会,一旦错失,何时才能追赶上西方先进水平,他内心充满担忧和不甘。
    大家决定“以出养进”,中航技开始在国际上寻找客户。千寻百转,1981年6月,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终于签订了歼7M军贸合同,“那真是一次绝境奋起的顽强之战!”屠基达这样形容道。
    作为歼7M总设计的屠基达,带领着大家不仅引进了技术,挽回了损失,更是开创了我国军机外贸的新局面。歼7M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质量金奖。事后,屠基达在总结项目经验时写道:“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光明……包袱会转化为我们起飞的助力。”
    仔细翻看屠基达的人生履历,我们会发现他的一生一直扮演着拓荒者的角色。
    纵数屠基达主持或参与设计的所有机型,从歼教1的两侧进气道到歼教5的机头罩再到歼7II的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尤其是对歼7技术的深度剖析和持续创新改型,屠基达将自己众多的设计创新都深深熔铸进飞机里。他时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设计员笔下有黄金。”他对于技术创新的执着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
    我们将接续前行
    屠基达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逐梦蓝天的脚步。退居二线后,他除了关心军机的发展,也在积极为我国民机事业的发展鼓与呼。他尤其关注我国大飞机的研制,特别强调大飞机研制必须要自主创新:“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我们将永远落后。”
    除关注航空技术发展外,航空后辈人才的培养也是他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从几岁的小学生到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分享那些奋斗故事成了他退休后的必修课。2010年,绍兴柯岩街道舟山小学的同学在给屠基达的来信中写道:“从您手中诞生的一架架飞机承载着您的梦想,飞向蓝天……而现在这一架架飞机也成了我们梦想的寄托。”晚年的他更是不断著书立说,希望将历史经验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留给后人。
    “追赶世界先进航空科技发展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些工作。我想,一个善于从既往历史中汲取营养、寻找智慧的民族,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这是2010年屠基达在他的回忆录《淡墨集》首发仪式上的讲话,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岁月成歌,不负芳华。一路走来,屠基达出发时的承诺从未改变,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深深镌刻进祖国发展的航程里。“人生稀能百,难得几次飞。岂肯不敬业,风雨并言微。”这是屠基达对自己一生的评价。
    英雄无言,历史有痕。在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的征程里,还有无数像屠基达一样的航空人,一生无悔投身航空事业,一片忠诚挥洒热血丹心,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共和国的战鹰护航前行。
    今年是屠基达院士逝世10周年,我们在此深刻缅怀。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手握接力棒,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学习先辈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接续奋斗,把新的光荣书写在共和国的光辉旗帜上。
    2021年,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我们迎来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倾听历史回响,坚定前行方向,每一个接续奋斗的你我,必将成就一个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

屠基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
飞机设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