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中国院士馆

彭桓武

(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对我国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和有关过程中的临界安全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中国核潜艇动力方案的领导者,对中国首艘核潜艇研制成功做出巨大贡献。

  • 1

    彭桓武:“培养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

    编者按:北大有着“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联合研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北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引领时代进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当前北大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北大新闻网特开设《初心?使命》专栏,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故事,以激励北大师生弘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pclass="articl
  • 2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我研究核弹是为了世界和平

    央广网6余万29日消息(记者王瑞涛)“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今天我们邀请军史专家董保存继续为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彭桓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以及第一艘核潜艇的理论设计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董保存:“说到彭桓武院士,人们都会用四个字来评价——赤子之心。为什么说彭桓武有赤子之心呢?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1931年,他通过自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23岁的彭桓武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他的老师玻恩教授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恩教授和爱因斯坦有着几十年的友谊,经常通信。玻恩曾在信中向爱因斯坦这样称赞他的爱徒:‘中国人彭桓武尤其聪明能干,他总是懂得比别人多,懂得比别人快。’同时玻恩教授还将彭桓武推荐到了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师从著名教授薛定谔。</spa
  • 3

    【中国科学报】百年彭桓武:“默默无闻”的大师

    1915年10月6日,吉林省长春县,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强壮、甚至有些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将走出冰天雪地的东北,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彭桓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原子能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作为中国理论物理学、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固体和统计物理、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理论以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理论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和研究工作。他领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然而,在无数的光环之下,彭桓武却仍保持着最初的简单朴素与云淡风轻。他的毕生至交、中科院院士钱三强这样评价他:“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回国,不需要理由!”193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彭桓武,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留学,并在此后很快展露出物理学方面的天
  • 4

    科学时报:彭桓武先生最后的时日 ——“多谢了,生命只魂在耳”

    2月28日上午,在北京医院,医生告诉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彭先生的情况不是很好。晚9:30左右,与吴岳良、牟克雄两位副所长碰完彭桓武先生的情况后,刚回到家中,欧阳钟灿就接到医生的电话:彭先生的血压下去了。欧阳钟灿立即赶到医院,不幸,彭先生于当晚9:40逝世。“1月22日,彭先生因感冒呼吸困难被送往北京医院。2月初,周光召先生到医院看望彭先生,这时先生已经插上呼吸机不能讲话了,他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多谢了,生命只魂在耳。’先生是在说‘我的生命只剩下灵魂了’。”3月1日下午,在理论物理所办公室,欧阳钟灿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了彭先生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情况。理论所照顾彭先生多年的研究员庆承瑞、博士生邵振和有关工作人员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老先生对人非常好”3年前,欧阳钟灿和彭桓武几乎同时搬入中关村新建宿舍楼,成为一墙之隔的邻居。欧阳钟灿晚上经常到彭先生家看看,他说:“一起住了3年多,我很高兴,向他学了很多东西。不是我照顾他多,是我向他学习得多,他真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