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对接  >  成果详情

重要真菌病的基础、传播机制、临床诊治和干预策略研究

廖万清院士团队针对重要真菌病(尤其高发、新发真菌病)流行新趋势、发生传播机制、真菌病诊断与治疗、后期干预等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形成了全新诊疗体系并广泛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重要真菌病的诊治水平,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先后首次发现 9 种新的致病真菌和新的疾病类型并成功救治相关患者

1、格特隐球菌 ITS C型(S 8012)及胶囊青霉(LiaoWQ-2011)的菌种已被美国(ATCC)、荷兰(CBS)、比利时(BCCM)等国的菌种保藏中心永久保藏,向全世界研究机构有偿供应2、深入研究该真菌病发病机理,提出了诊疗与防治措施

二、揭示四大高发、新发真菌病传播流行机制

1、对我国组织胞浆菌病进行颠覆性研究,首次提出我国长江流域流行

2、揭示我国格特隐球菌流行新趋势。

3、发现地方性真菌病在我国流行特点。

4、国内外首次提出亚洲新生隐球菌病流行新规律。

三、率先创建分子诊断新技术,确立治疗新策略

1、国际上首次运用非测序方法成功实现C. palmioleophila等酵母亚型、变种和交配型的鉴别诊断。

2、率先开发隐球菌病等重要真菌病的LAMP检测新技术,并获专利授权。

3、首次提出我国免疫缺陷人群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被2项国际指南引用。

四、率先完成热区传染病侦检与湿热环境模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如图片,廖万清院士团队上述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科技二等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在全国27家医院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人:廖万清、潘炜华等21人
廖万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真菌学;真菌病学专家
相关成果
  • 制定了我国首部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药物开发
  •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途径
  • 局部晚期口腔鳞癌TPF诱导化疗的前瞻性III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