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建议  >  观点建议详情

彭慧胜:一名优秀的学者,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2024-12-09   中国研究生   阅读量:295

    选择辞职回国、选择科学研究、选择教书育人,彭慧胜不断地选择,也在不断地寻找,寻找科研领域的新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风格,寻找学生身上的潜质。

    近二十年来,彭慧胜提出了纤维器件新方向,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认可,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的发展。同时,在教书育人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多次应邀作关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的教育报告,部分报告内容在《科技导报》上发表,教育专著《读研究生 ,你准备好了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了很多导师与研究生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支持。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获得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还获得2023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用行动诠释着一个朴素的命题 : 一名优秀的学者,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01  把对科研的热情传递出去

    彭慧胜是一位充满奇思妙想、浑身散发着火热能量的科技与教育工作者。

    回国前彭慧胜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虽然生活舒适稳定,却并非他的追求。“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彭慧胜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这句话,他认为,“在美国可以做科研,在中国同样也可以做好。”

    2008年彭慧胜回到母校复旦大学工作,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他一直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充满热情,也将这种热情传达给课题组的同学,鼓励他们,让大家对自己研究的东西充满自信。在外作报告时,彭慧胜也会用他的热情与自信感染听众,使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宣传和认可。

    除了科研和培养学生,彭慧胜对“国家”和“社会”服务也很看重。迄今彭慧胜在上海科技馆开设过多次科普讲座,也应邀在多地开展了类似活动。每次讲座前,他都会精心准备。一次在幼儿园做讲座时,一个六岁的小朋友说他长大以后一定要做化学家,这让彭慧胜听了心潮澎湃,直呼“这报告太值得了”。他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对科研的热爱传递出去,熏陶出未来的科学家。

02  找到学生特色形成重大特色

    彭慧胜用下面这张图解释自己的培养理念:最左边表达学生本来的样子,都有些小性格和特色;中间表达大部分情况下,培养过程中把学生的棱角磨平了;右边表达他的培养理念,希望找到学生优点形成重大特色。

    在他招收和培养学生的各个阶段,都体现着这一理念。

    彭慧胜希望招到有个性、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彭慧胜说很多著名科学家是非常有个性的――创新是要推翻普遍的、原有的认识,有个性的人能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在困难中坚持下去,进而取得成果。

    在彭慧胜实验室里最优秀的学生也往往是有个性的。他曾指导过一位学生,他们经常一起辩论,这个学生总能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有与彭慧胜观点相反的看法。他的个性让他进步很快,而彭慧胜也总能在跟他辩论的过程中对问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怎么挑选到这类学生呢?在面试过程中,彭慧胜选择先不提问,而是介绍自己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看他们是否能跟上自己的思路,再问他们对所讲的内容是否有自己的看法。“能给出自己的思考,甚至在我讲述过程中,打断我并提出自己观点的学生,是我非常想要的――这类学生往往有科研兴趣并善于思考。”

    彭慧胜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风格,这种风格的培养在学生时代开始是最好的。组会报告是培养研究风格的一个重要形式。组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沟通能力的平台,认真对待每一次组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后也会受益匪浅。

    彭慧胜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挑战权威,反对学生做“延长线”式的科研课题,不能盲目跟风。有一次,有学生因一个学术问题和他讨论得面红耳赤,但他却丝毫不生气。“学生可以和我拍桌子,只要他说得有道理,我就听他的;如果说得没道理,我就给他分析为什么没道理,如果不服我们就继续争论。”

    即使出差参加学术会议,只要第二天有组会,彭慧胜也会连夜赶回来。“复旦有非常好的学生,跟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彭慧胜指导学生做实验

03  优秀是一种习惯

    彭慧胜曾说:“学生才是我们实验室的主力军。做科学研究,出产的大部分论文都不一定是金子,但培养出来优秀的学生一定是最大的成就所在,在复旦教书最大的乐趣也在于看着学生一天天进步。”

    彭慧胜给研究生布置前沿的课题,与研究生一起探讨,让他们对科研保持兴趣。彭慧胜会为学生定一个有一定难度的目标,作为三年或五年研究生培养的长期目标,同时建议学生设定几个小目标,通过小成果与小成就的取得,维持研究的兴趣与信心,培养优秀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方面,彭慧胜认为,在“放”的同时有所“收”,“收放兼用”才是最好的指导方式。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往前走,若出现问题,就及时找导师讨论,从而开展下一步的实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收”,彭慧胜认为,简单的放羊式管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不好,毕竟学生经验少,需要导师把握实验进度甚至一些细节,慢慢提高学生的能力。

    彭慧胜一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大多数研究生对自身的要求不高,很难取得好成就,“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彭慧胜鼓励学生制定较高的目标。他的做法是树立一个标杆,在他的实验室树立的第一个标杆是他的学生仰志斌。仰志斌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十多篇重要的科研论文,并获得了国内外很多重要奖项。以后的学生以他为参照,会对自己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保持优秀的习惯。

04  通过读书和交流

提高自己的科研修养

    彭慧胜认为,形成一位科研人士的专业修养,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为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影响,另外一种更普适、更有效的途径就是看书。从古至今,书一直是有识之士的良师益友。在读书过程中可以培养出耐力和意志力,也能提高工作的持久力。

    我们需要营造热爱读书的基础研究氛围。不仅要读科学经典,了解科学规律;也要读文史哲经典,加强人文修养,凝练哲学方法。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导师和研究生有个书单,翻阅《居里一家》,理解他们在奉献中享受科学乐趣的研究哲学;看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反思科学范式变革的新路径,迫使我们从科学底部不断质疑。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很快静下心来,看清楚科学热闹背后的挑战,更有能力从科学的源头找到好问题。广泛的涉猎让他有了广阔视角和丰富想象。他也经常提倡学生们从书中寻找科研灵感,“胆子大是因为看得远,方法科学高效,有自己的一整套哲学体系,所以才能够有自信。”

    “我在做通讯电子织物系统方向的课题的时候,彭老师就建议我去读《乔布斯传》,让我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去思考电子通讯设备的演变。”彭慧胜的学生高分子科学系2020级直博生李鹏洲说。

    彭慧胜还一直鼓励大家要多和优秀的学者交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自然会看得更高更远。跟优秀的学者当面交流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启发,帮助我们摆脱被实验牵着走的被动局面。我们不要变成研究的奴隶,要去享受它,驾驭它,要去变成科研的主人。

彭慧胜介绍书柜里的书

05  提高择商,助力产出一流研究

    彭慧胜对自己的学生反复提及,研究生阶段是科研事业的原始积累过程,是个人处于记忆、学习、创造力和精力等各方面的黄金时期。世界上众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在科学家二十多岁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如牛顿发现经典力学三大定律,沃森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相对论等等,所以要特别珍惜研究生时光。

    他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做研究的三种境界:用手做——脚踏实地地养成“只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的习惯;用脑做——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让自己能够用70%的时间去做,30%的时间去思考;用心做——要相信科学并非是冷冰冰的东西,它是可以被感动的,投入你的热情,科学会向你展现它的魅力。

    关于研究生学习期间如何选择好方向和课题、做出一流的研究,彭慧胜认为有三个东西很关键,分别是:择商、情商和智商。择商是彭慧胜发明的,也就是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其他方面,每个人将面临各种不同的发展机会。选择对了,事半功倍,越做越有干劲。方向错了,你越努力,离成功也就越远。如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从现在开始,要在择商方面积累资源、培养能力。比如从事科学研究,你要了解科学史,知道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现代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特点,了解中国的国情;主动跟国内外著名学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友谊,关键时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择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情商。但是情商也很重要,你得积极主动工作,珍惜机会,讲究方法学。情商有时候又比智商重要。

    彭慧胜潜心科学研究,尽心培养学生,不断寻找新的创新机遇,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不懈的奋斗中,彭慧胜努力去实现他的理想,做一个求真务实、专业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做一个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好老师。

    来源 |《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9月刊(做新时代大先生——优秀研究生导师专刊)
     文、图 | 复旦大学彭慧胜课题组供稿

    特邀编辑 | 刘文文 陈洁(复旦大学)

    排版 | 王语蝶(南京理工大学)

    责编 | 李瑞英

彭慧胜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分子纤维器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