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详情

“弯道超车”技术来了,产业界为何叫好难叫座?

2024-04-26   文汇报   阅读量:88

    4月2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成果刊发于《自然》(Nature)主刊。基于该团队的研究,柔性纤维电池的安全性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也意味着柔性纤维电池研发有望走通科学上的“最后一公里”。

    比这则学术新闻更有看点的,是彭慧胜的科研成果转化经历。过去十来年,他的研究成果三登《自然》杂志,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难题。但就柔性纤维电池而言,虽然已经解决了规模化制备问题,并且完成了中试,但产业化之路才刚刚开启,且充满未知与挑战。

    “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并不好走。”彭慧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目前遇到的种种挑战。而这些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少科学家面临的共性问题。

    “我希望,有更多、更专业的人士能够加入,让更多前沿的基础研究变成有用的技术、好用的产品和商品。”彭慧胜说。

    颠覆性创新研究虽有价值,但也有不确定因素

    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心脏”,锂离子电池前沿研究可谓“兵家必争之地”。而纤维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结构电池,其中的科学问题和规模化制备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被解决。

    这一次,彭慧胜课题组在高性能纤维电池以及电池织物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了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并进一步实现了高安全性、高储能性能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建立了纤维电池织物的应用示范。

    彭慧胜从2008年开始研究纤维电池,埋首实验室五年,于2013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行业峰会期间,当他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时,科学界同行和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听后都眼前一亮,不少企业家还特意和他交流,鼓励他继续做下去。

    也正是与企业的一次次交流,让彭慧胜体会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紧迫性。“高性能的电池对相关企业十分重要,业界十分希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能快速投入应用。”

    在研究持续的这十多年里,一直有企业与彭慧胜接洽,提供研究支持。但如今,走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步,他依旧面临诸多困难。

    事实上,不少企业界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颠覆性的创新研究虽然有价值,但就企业而言,要将颠覆性的研究成果落地,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相比之下,那些渐进式的应用研究型成果,相对风险更低、落地周期更快,更符合短期盈利模式。就如彭慧胜团队的成果,虽然对一些科技企业来说,发展柔性电池也许就掌握了行业中“弯道超车”的机会,但真要落实到具体生产应用中,各类风险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从发顶刊到做产品,“视角转换”并不容易

    对彭慧胜团队而言,当他开启成果转化之路时,感触尤深的,还有“视角转换”之难。“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时候,做产品比发顶刊的难度更大。”

    就科学家而言,在从事源头创新的科学研究时,很少会考虑生产成本等问题。但真到了做产品的时候,才发现,从成本、生产线到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项科研成果要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其间要经历诸多环节,时间漫长。2017年起,彭慧胜就搭建了中试产线,开展工程化研究。

    工程化一开始,他就有了最切实的感受,团队中缺少有产业化思维的人。也是从那时起,他的团队中开始出现了有产业经历的年轻人。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博士后路晨昊、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和程翔然都是彭慧胜的学生,其中,前两位都有相关行业的研究工作经历,他们也是团队最新登上《自然》杂志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这些年轻的研究人员更看重的是,这项成果是否真的能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与从本科一路直升硕博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方式上完全不同。”彭慧胜说。

    量产已不是问题,亟需企业加盟推动转化“下一步”

    目前,彭慧胜团队建立的纤维电池中试产线,能够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目前,生产一米电池的物料成本控制在五角左右。“可以说,实现量产已经不是问题。”他告诉记者。

    高性能电池织物在现实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制作成兼具防寒保暖、充电功能的多功能服饰等,更不用说在装备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彭慧胜课题组为了能更直观地展示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潜力,还试制了可充电概念包、多功能消防服等,但是更多的应用场景仍然需要企业去发掘。

    一项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往往带来广阔的应用场景,但很多时候需要产业界提前布局,以满足未来数年可能出现的新的应用需求。

    彭慧胜的感受是,在共性问题之外,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科学家们遇到的成果转化问题还存在很多不尽相同的情况。但共同点是,结合不同学科特点,高校和产业界联手,发挥各自不同优势,对成果转化十分重要。

    “术业有专攻,我主要聚焦的是基础研究。”彭慧胜眼下更希望的是,能有更多产业界的人参与他的合作,推动转化的“下一步”,真正推动成果落地。

    近年来,沪上高校持续加速科技创新策源与科技成果转化。去年底,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重点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同时,复旦大学还进行了赋权改革,将专利的使用权赋予发明团队,再由团队将该专利进行作价投资。

    不过,在学界和业界不少人士看来,要走通科研成果的转化路,高校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更多系统的改革措施予以扶持。

    文:姜澎 吴金娇
    图:袁婧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彭慧胜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分子纤维器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