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为了抢救稻种,他差一点赶不上战火中的撤离船丨丁颖

2024-11-25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阅读量:261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在大亚湾登陆,即将进入广州。中山大学为了师生的安全,决定西迁云南澄江。

    在撤离的前一天晚上,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丁颖教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收拾行李,而是前往稻作试验总场,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将400多个水稻品种细细包装,次日清晨又把几百个良种甘薯种苗捆扎打包。

丁颖院士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撤离时,珠江边的帆船上满是逃难的师生和家属。眼看起航时间快要到了,却迟迟不见丁颖的身影。

    “来了!来了!”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身材瘦小的丁颖和助手扛着几大捆甘薯苗和稻种一路奔了过来。丁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对船家说:“大佬,对不住了!我知道炮声紧,但这些是良种薯苗和稻种,将来填饱肚皮要靠它呀!”面对大家惊愕的目光,丁颖说:“我就是‘谷种佬’啊,谷种当然比我的命还重要。”

    在前往云南的途中,他还趁休整的间隙安排人在广东的罗定县种下甘薯种苗,在信宜县种下水稻。

1964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

使用的北京科学讨论会文件包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刚在云南澄江安定下来,丁颖就急忙向当地农民了解水稻种植的实践经验,并据此写成了《澄江稻作法之考察》。

    1940年8月,在代理校长许崇清带领下,中山大学迁至粤北重镇——乐昌县坪石镇办学。由于战争时期的安全需要,回迁的中山大学分散在坪石镇和周边各地,农学院则被安排在湖南宜章县栗源堡。

    1945年1月,日军突然侵入宜章县栗源堡,学校仓促通告师生,紧急疏迁。危急关头,丁颖想到的还是资料和稻种的安全。在离开前,他把带不走的资料分散藏到农民家中,并赶到品种繁育场转移水稻品种。

1959年丁颖院士在农学大楼工作室中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丁颖一生都在探寻着水稻品种的奥秘,1957年被任命为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并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书

任命丁颖为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即使在最艰苦的时期,丁颖也没有放弃水稻育种研究,为了百姓温饱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1933年,他利用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水稻品种“中山1号”;1936年,他又培育出世界首个“千粒穗”水稻品种,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品质作出重要贡献。

千粒穗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今天(11月25日),是丁颖院士诞辰136周年纪念日。他曾说:“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就像一位虔诚的稻田守护者,丁颖的一生都穿梭在稻田与实验室之间,以一颗赤诚之心守护着珍贵的稻种。

    参考来源:

    [1]薪火相继,聚力一流(4)——记华南农业大学创校先驱丁颖[OL].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2024.8.12.

    [2]丁颖:稻田守望者[OL].中国青年网.2012.12.11.

    [3]易芝娜.“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心系祖国农业 奠基稻作科学[N].羊城晚报.2022.10.31.

    [4]丁颖(1888-1964)[OL].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丁颖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