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大锅’宽500米,这如果是个火锅的话,够全国人民吃了。”
“上下翻飞的飞机,就像打水漂一样,落下又飞起。”
……
4月18日,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杨卫做客城院大讲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有趣又有料的知识盛宴。校党委书记洪庆华、学校发展委员会主席罗卫东出席,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杨波主持。
“创新,就是知识活动与管理活动的不断更新。”杨卫院士表示,创新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分为效率式创新、开发式创新、高新技术式创新、颠覆式创新。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效率式发展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下降已经难以延续,开发式发展举步维艰,资源式发展受限环境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挑战。杨卫院士强调,从大国走向强国,要以基础研究为梯,用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创新驱动发展的着眼点在发展,但“根”必须扎在基础研究上。
回顾中国基础研究:2022年学术产出量已超过欧洲国家、在全球热门研究领域的学术产出占比位居前列……杨卫院士指出,过去若干年,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四个突破: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突破,拓展应用基础研究服务强国建设的突破,贯穿成长阶段的人才和团队培养机制的突破,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版图上的复兴突破。
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纳米世界的矛,从中国空军的逆袭到空天间的飞舟,从“天眼”再到超重力……报告中,杨卫院士向师生展示了中微子振荡、超重力问题、光子纠缠与量子通讯、盾构、交叉力学等前沿性基础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多个杰出科学家团队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生动案例。
从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落脚到校园,浙大城市学院应该如何发展?
“要把‘八八战略’和学科发展联系起来。”杨卫院士指出,浙大城市学院是坐落于杭州的大学,应该立足城市,聚焦浙江省和杭州市发展的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城市商学、地学、工学、化学、美学、海洋学、政务学、文学等,不断完善学科发展布局,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洪庆华向杨卫院士颁发“城院大讲堂”纪念牌
“听完杨卫院士的讲座,我深受鼓舞与启发,对创新驱动发展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电信专升本2301吴婉菱说道。“作为一名信电学子,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科研事业,为中国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卫院士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科技前沿知识,让我对创新和交叉科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创新驱动发展这个命题很大,但创新的思维和途径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思考。”汉语言文学2202朱科逸表示。
文字 / 孙亚飞 徐嘉城
部分来源 / 人文学院
摄影 / 肖汀琳 肖婷
责任编辑 / 孙亚飞
审核 / 陈雯婕
终审 /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