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随着众多科学家的加入,中国的原子能事业进入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新阶段。
原子弹的研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理论设计。邓稼先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中国仅有一台每秒1万次的104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大量的数据只能靠手摇计算器来进行运算。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数据时,邓稼先他们会寻找其他部门帮助验证数据的准确性。这其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进行没有核反应的爆轰试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轰试验场,代号 “17号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