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青年科学家在纠结什么?韩启德、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对谈

2024-10-02   中国科学报   阅读量:234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兆昱 孟凌霄

    “青年科学家最大的纠结在于如何平衡科研经费的获取、学术方向的选择与科技评价体系的认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提及的“纠结”二字,点出了许多青年科学家面临的真实困境。如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放心大胆地去做“自己最想做的研究”?

    9月28日,在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针对“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更好条件”这一议题,4位“大咖”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窦贤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战略科学家是不是太少?

    “我们国家现在战略科学家是不是太少?”圆桌对话一开场,韩启德就率先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施一公对此的回答是:战略科学家少不少,要看如何定义。他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学术品位,只有具备好的科学品位,才能把握整个领域的大方向。

    潘建伟认为,杰出科学家有两类,一类只关注自己的科研,“不管其他人的事”;另一类则更加具有全球视野,将精力放在培养青年杰出人才上,愿意引领科技发展,“我们国家最缺的是这样的科学家”。

    “到基金委工作以后,我开始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中国最具潜力的一线科学家。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就是中国现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窦贤康表示,近些年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巨大进步,未来相信一定会有更多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科学家。

    韩启德总结说,战略科学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限于自身领域,还需具备“谋篇布局”的能力,能够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批科学家正是这样,推动了重大科技规划的制定。

    韩启德强调,要让人才扩展视野,具备全球视野,从国情、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看待国家科技决策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什么阻碍着青年科学家成长?

    此次圆桌对话的焦点围绕如何助力青年科学家成长展开。

    潘建伟认为,目前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两大阻碍。

    第一,一些青年科学家在拿到充足的资源后,思路开始分散,不再继续深耕领域,未能将领域做深、做系统。因此,他建议青年人才不要急着发展更多的方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二,一些年长科学家未能及时放心放手,阻碍了年轻人的成长。潘建伟提议,如果遇到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要放心交给他们领衔。

    在窦贤康看来,心境也是科研路上的一大障碍。他主张年轻人静下心来,把科研当成最热爱的事业。大量基层的科研人员,即便条件有限,也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一个相对中等水平的导师手下尽你全力做一些高水平的工作”,并通过学术交流争取到更优平台的机会。

    施一公则提到,青年科学家往往在创新研究和获得学术认可之间面临“两难”:创新性研究需要长期投入,很难在几年内获得认可,这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艰辛。发不出文章、拿不到“优青”“杰青”等,常常让青年科学家心生焦虑,转而选择更保守的方向以求“保底”。

    “争取做你最想做的研究,愿赌服输。”施一公提到,早年自己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时因考虑经费和文章,未能挑战最难的课题,这让他留有遗憾。回到清华后,他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方向,虽文章不多,但成就感更强。

    韩启德补充说,对于比较普通乃至落后地区的部分地方高校,应该设定怎样的目标,这需要进一步探讨。“是不是所有院校都要搞基础研究,是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要将最高奖定为目标?”

    “关键是要营造学术氛围和土壤”

    “领军人才或战略人才,要让他自己长出来,还是要选拔培养?如何有效地发现有潜能的年轻人?在本科生中发现能成才的年轻人,有什么诀窍?”圆桌论坛上,韩启德进一步发问。

    窦贤康表示,应尽可能给予更多人机会,在此过程中,总有人会表现得更优秀,从而得到持续支持。“基金委正在申请扩大青年基金,如果经费允许,将大幅度提高优秀青年基金的额度和数量。”

    对于在本科阶段发掘“潜力股”的模式,潘建伟表示认同。他回忆在科大分管国际交流合作时,每年选拔五六十个本科生,公费出国交流3个月或更长时间,了解最前沿的科学进展,这些学生到博士阶段时,“可以挑选比较精准的方向,挑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潘建伟还提出例证,他的好朋友弗兰克·维尔切克,本科学数学,选修了物理系的课,发现物理更适合他,在22岁时,弗兰克·维尔切克就和他的导师戴维·格罗斯发现了夸克“渐近自由”,他们因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让一些学生在最有创造性、最有可塑性的时候去做研究,这是最好的。”潘建伟说。

    潘建伟还认为,比起选拔与经费资助,关键是要营造学术氛围和土壤——“不要老是想着搞越来越多的项目,一定要让年轻人按照兴趣来做。”

    施一公补充道,导师对青年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更好的科研思维、思辨能力。此外,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讲,比起前期的脱颖而出,中后期的坚持更为重要。

    优化学术评审制度和程序,对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同样至关重要。窦贤康提到,基金委在评审过程中进行了多项改革。例如:小同行函审、大同行会评的机制,有助于避免基本的科研错误;通过缩短答辩时间,延长回答问题时间,提高评审质量;引入更多一线年轻的高水平评委,如“杰青”“优青”、年轻院士参与评审。这些都提高了评审的专业性和公平性,有利于青年科学家更好的发展。

    潘建伟主张,在没有特殊问题的情况下,要给被评审的人一个申辩的机会。他发现,在评审过程中,往往越是优秀的研究工作,越会出现有争议的情况。因此,需要将评审过程细致化、耐心聆听原创工作者的解释。

    圆桌对话中,4位资深科学家的精彩交锋,无不透露着对青年科学家的殷殷关切。正如施一公所言,青年科学家的品位和视野决定了未来科技发展的高度。科技的未来,正等待着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年轻人。

    编辑 | 方圆

    排版 | 李言

潘建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窦贤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潘建伟
  • 韩启德
  • 施一公
  • 窦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