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袁隆平诞辰纪念 | 他在人民大会堂的这个报告,值得收藏

2024-09-07   中国科协之声   阅读量:230

    袁隆平(1930.9.7-2021.5.22)著名农业科学家,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9月7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诞辰94周年纪念日,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的科研成果不仅造福了亿万人民,更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特摘编了袁隆平院士于2011年10月,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上,作的题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报告。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报告会,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杂交水稻的发展情况和我研究杂交水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讲一讲什么叫作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把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来提高水稻产量,这就叫杂交水稻。我们国家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稻,1973年基本成功,1976年大面积推广,由于它的产量高,所以迅速扩大了它的种植面积。


    2010年,全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5亿亩左右,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7%,总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5%,全国水稻近年来的单产是每亩430公斤,杂交稻是每亩490公斤。

    做一个比较,大家知道日本在科技方面是个先进的国家,它的水稻种植面积只有2500多万亩,只有我们杂交稻的1/10,它的单产是每亩450公斤,我们的杂交稻单产比它每亩高了40公斤。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水稻种植面积很大,它的亩产只有200公斤,这说明我们的杂交稻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为了满足新世纪我们对粮食的需求,农业部在1996年又立项了中国超级稻的育种计划。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 —2000年,要实现大面积示范,就是100亩,平均亩产一季稻700公斤;第二阶段是2001 —2005年,它的指标是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

    超级稻育种一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1981年,日本率先开展超级稻育种研究,它的指标是要求在15年之内把水稻产量提高50%,也就是说从亩产600多公斤提高到亩产900公斤。后来国际水稻研究所也开展了超级稻研究,它的指标是把水稻的单产提高25%,也就是从亩产600多公斤提高到亩产750公斤。

    但是,无论日本也好,还是国际水稻研究所也好,他们的指标到现在都没实现。我们国家是后来居上,2000年就实现了第一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大面积种植规模已经达到2000万亩,亩产达到了550公斤。第二期超级稻的目标是提前一年,即在2004年就实现了示范田亩产800公斤,大面积种植达到了亩产600公斤。

    在第二期超级稻2004年成功达到目标之后,农业部又立项了第三期超级稻,就是亩产大面积示范900公斤,通过六七年的努力攻关,今年我们顺利地实现了108亩示范田亩产926.6公斤的目标,大面积推广之后,它又可以上个台阶。

    从1996年超级稻育种立项开始,每五年就上一个新台阶,这个台阶很高,示范田是增产100公斤一亩,大面积是增产50公斤一亩,我们都跨越了,所以说我们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再简单介绍一下杂交稻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国家研究成功的杂交稻在国外同样表现良好,近几年已经有7个国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其中有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美国,而且增产效果非常明显。2010年,国外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100多万亩。

    举例来说,越南近几年的杂交稻种植面积有1000万亩左右,单产是420公斤,它本地的品种只有300公斤,增产将近40%,越南由于大面积多年种杂交稻,由一个粮食比较短缺的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米出口国。菲律宾也在种杂交稻,我有个助手在那里发展杂交稻,近两年它的种植面积有30多万亩,亩产平均达到了470公斤,而它本地的水稻平均亩产量也只有300公斤。菲律宾非常重视发展杂交稻,希望到2012年把杂交稻在他们国家发展到9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一共可以增产150万吨粮食,达到粮食自给。以上讲的是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一样表现突出,特别是在美国。我们把杂交水稻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转让给美国,美国近几年也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杂交稻,2010年的面积达到600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1/3,增产的幅度是25%。杂交稻在非洲、南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试种都很成功,大概每亩能够平均增产150公斤。如果全世界有一半水稻种上杂交稻,全世界有22亿多亩,每亩增产150公斤以上,每年能够增产1.5亿吨稻谷,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所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杂交稻,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再讲一讲我研究杂交稻的一些心得体会。为什么要研究杂交稻?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7月,有一天,我照例在水稻抽穗的时候到田里去选种,在试验田中我突然发现了一株特别优良的“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子特别大、特别多,穗粒很饱满。我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后来我就把它收为种子,第二年把它种上。我管理得非常仔细,几乎每天去观察,希望这个品种成龙,因为当时的稻穗品种一般只有五六百斤,我选的这株“鹤立鸡群”,推算上去可以升1000斤以上,我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每天去观察,希望这个品种成龙。

    可是到了抽穗的时候,我大失所望,早的早,迟的迟,高的高,矮的矮,我种了1000多株,没有一株能够像它的“老子”那么好,我非常失望。我叹了口气,坐在田埂上,呆呆地望着那个高矮不齐的稻株,就在这个失望的时候我突然来了灵感: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纯系品种是不会分离的,它为什么会分离呢?是不是遗传?学生物学的同学都知道,只有杂种才有分离现象。后来我就把高株和矮株做了一些统计,高矮的比例是3 ∶ 1,正好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这就证明了我发现的那株“鹤立鸡群”的优良水稻是一株天然杂交稻。

    于是,我萌发了研究杂交稻的决心,从1964年开始,我开始正式研究和培育杂交稻。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是没有杂种优势的。因此,我的这项研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和讽刺。但是我认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种优势现象,有无杂种优势不是由生殖方式来决定的,而是在于杂交双亲的遗传性是不是有差异,水稻也绝不会例外。


    为了证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1972年,我们在湖南省农科院的试验田里种上了我们的杂交稻,来说服有关人士。我们的杂交品种种了四分田,还有对照品种,就是高产品种与常规品种做对照。我们的杂交稻长得非常好,长势很旺,对照种只有七八寸高,我们的杂交稻有一尺多高;对照种一株只有四五个分蘖,我们的杂交稻有七八个分蘖。我有个助手就带着一点吹嘘的口吻说,我们的杂交稻是三超杂交稻。什么叫三超杂交稻呢?就是杂交稻产量要超父本、超母本和超标准品种。大家对杂交稻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后到验收的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产量比对照种还略有减产,而稻草却增加了将近七成。于是有人就讲风凉话了,他说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

    后来就开会研究到底要不要继续支持杂交稻研究,我们那时候是少数派,大多数人是反对的。后来我就冷静地分析,并在会上站出来发言说,从表面上看我们这个试验失败了,稻谷减产了,但是从本质上讲,我这个试验是成功的。为什么?因为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水稻自花授粉植物到底有没有杂种的优势。我现在用试验证明了它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至于这个优势是表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是技术问题。我们只要改进技术,就可以把这个优势发挥到稻谷上。后来院领导代表说,老袁讲得有道理,应该继续支持。从此,我们杂交稻的研究就比较顺利地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这说明什么呢?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好多事情失败里面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因为在失败当中有经验、有教训。搞科学试验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失败就灰心丧气,到此止步,这样的人是很难成功的。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的体会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有不折不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成功。

    经常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首先是知识,知识是基础,是创新的基础。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如果你是个文盲是不可能搞科学试验的,知识就是力量,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认为在知识方面不一定要博古通今,成为一个学问家,但除了要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很熟悉,还要掌握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要了解最新发展动态,还要懂一点外语。

    在科学研究中我赞成标新立异,但大方向要把握好,要正确,一定要避免盲目性,以免钻牛角尖,走入死胡同。过去曾经有聪明人研究永动机,这是大方向错了,违反了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所以说走进死胡同,是搞不成功的。

    第二是汗水,就是脚踏实地地苦干。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水稻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要实践的,要到田里面去干,肯定要流汗。在水稻生产的季节,我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带两个馒头,中午顶着太阳下田,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流了很多的汗,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感到乐在苦中,这是因为有美好的前景在激励我,有强烈的事业心来支撑我。我培养学生,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这是最起码的,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里面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

    第三是要有灵感。我的体会是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几乎等同的重要作用。灵感来了,一首好诗、一手好棋就出来了;没有灵感,你挖空心思也写不出一首好诗。什么是灵感?我的体会是它是以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的,一闪就来了,但一闪又过去了,你可以去找,但却是找不到的,往往由一种外在因素诱发。我觉得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它往往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擦出火花。

    比如我当年从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到忽然产生它是天然杂交稻的念头,就是一种灵感,但是这种灵感是我多年来不停追求和思索的结果。如果没有思索,这样高的高、矮的矮的特殊水稻就会被认为是一堆废品。

    1997年,我到江苏省农科院观察他们培育的新品种时,有一个品种形态吸引了我,我突然一闪念,领悟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株型模式,现在这个模式有不少育种家已经运用在选育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实际工作中了,而且很成功。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杂志叫Science,它在2001年刊登了这个模式并对此加以介绍,其实那一闪念就是灵感。所以我奉劝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要及时捕捉和运用在探索中迸发出的灵感。

    第四是机遇。杂交水稻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它为我们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有的人讲,我们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是靠运气,依我看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绝不是单纯靠运气。我们在设计杂交稻的技术路线时,曾经构想把杂交育种材料的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源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通过这样来突破优势不明显的关卡。按照这个思路,我和助手到云南、海南去搞野生稻。

    法国著名文学家巴斯德有句名言,他说“机会宠爱有心人”,或者是“机遇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中国大文学家韩愈也有一句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的两个助手,一个叫李必湖,一个叫冯克珊,他们在海南三亚发现了雄性的野生稻。为什么他们能发现呢?首先他们是有心人,是专门来找野生稻的。第二,他们有这方面的知识,知道什么叫雄性不育。所以,他们在采集野生稻的过程中,发现野生稻的雄蕊与我们栽培田里的雄性不育栽培稻有点类似,于是就能慧眼识珠,知道这是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而别人就不懂这些,即使身戴宝石,也不能认出来。

    美国学者唐· 帕尔伯格曾写下一本书,叫作《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在书中写道,从统计学上看,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明显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可是这种奇迹居然发生了。他说也许这正是科学史上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巨大作用,如弗莱明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时,观察到无意飘落的青霉菌可以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由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爱德华看到挤牛奶的女工不出天花,从而发明了天花接种疫苗。这些发明创造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当事人不仅亲眼看到了这些事物,而且从内心领悟到并很快抓住了这些事物的本质,这就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智慧成就有心人,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所以说偶然性是科学的朋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性的表现,找出隐藏在其后的深刻的必然性的规律。

“缅怀他对科学的不懈探索”

“说给后辈听,吃饭不忘送米人”

“致敬每一个为农业发展付出的人”

“谢谢袁隆平爷爷一生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网友都在表达着对袁老的致敬和怀念

    日历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排版:刘洞天

    审校:张敬一值班编委:谭华霖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