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
“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2023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
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
增长1.3%
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
中国
以占世界9%的耕地
6%的淡水资源
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有一群人
袁隆平、李振声、 庄巧生、卢良恕、朱兆良、朱英国……
为实现这样的壮举立下了汗马功劳……
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
袁隆平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
他躬耕田野
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专注科学研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
工作后
他一心扑在农学研究上
1961年7月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周边的田里
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
经过观察和实验推测
发现这株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经过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人工也可以培育出杂交稻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
袁隆平一垄垄、一行行地
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
他冒着高温
在田里晕倒了爬起来继续找
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年
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此后
袁隆平与他的学生
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研究
1964年到1970年间
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
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
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
但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
这也意味着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袁隆平反复思索、比较
敏锐地意识到
如果再把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拉大
效果也许会更好
1970年
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袁隆平以它为母本
培育出了200多粒“野败”的第二代不育株稻种种子
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2018年10月
袁隆平曾提出
亩产1200千克的超级稻产量目标
2018年,亩产1116.3千克
2019年,亩产1090.2千克
……
2023年,亩产1251.5千克
产量创造了新纪录
也实现了袁老的未竟之愿
除了在国内
中国的杂交水稻
早已走出了国门
在袁隆平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
前赴后继下
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
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
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官员
曾特意到湖南长沙
把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纸币
赠送给袁隆平院士
中国杂交水稻被印在马达加斯加的纸币上。
因为这张纸币上
印有一幅杂交水稻的图案
以此
向中国水稻专家们表示感谢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袁隆平
小麦遗传育种学家
李振声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
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
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
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
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
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李振声在试验田里。
少年时经历过大饥荒的李振声
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
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6年
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
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
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
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
更棘手的是
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
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
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
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
根据自己从事牧草培育的工作经验
提出了大胆的设想——
将牧草与小麦杂交
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
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
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
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
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
去试验田查看苗情
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
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
杂交品种不能发芽
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
面对质疑
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20多年攻关
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
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
并迅速推广
其中
“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
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
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
衍生品种达80多个
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
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
缩短至3年
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李振声在对小麦籽粒进行观察、记录。
李振声还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
他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这项工程实施6年
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
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
他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
他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11年
他提出建设“渤海粮仓”
向盐碱地要粮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
2020年
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
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
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振声
小麦遗传育种学家
庄巧生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为推动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6年
庄巧生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贫寒农家
他勤奋好学
大学期间所修课程几乎门门成绩优异
大学毕业后
庄巧生开启了与小麦育种的情缘
自此
他将近百年光阴都付与麦田
庄巧生在试验田中工作照。
小麦生长有其周期
用传统方法在田间育成一个新种
往往需要8至10年
而一旦研究失败
则可能十几年的光阴就浪费了
可谓投入大见效慢且过程枯燥
但庄巧生从没有“挪窝”
他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
牵头主持多项全国小麦攻关课题
眼光始终紧盯新中国农业生产一线的需要
数十年间
针对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和生产需要
他先后主持育成四批共20多个
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
近20年,他又指导育成10个优质新品种……
20世纪50年代至今
他的团队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累计推广已达约4亿亩
在麦田中工作的庄巧生。
庄巧生的成就不只在麦田
他勤于总结育种经验
主编(译)或参编(译)专著十多部
对提高我国作物育种理论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协助金善宝院士完成的《中国小麦学》
是一部融合国内外小麦科技新进展的专著
是我国作物科学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21世纪初
在《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的基础上
他主持编写《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小麦育种实践
技术成就和生产发展的进程留下了历史记载
并附录20世纪前半叶
开创小麦改良工作时的简略情况
在国内外尚属少见
简而言之,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一些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
——庄巧生
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
卢良恕
农学家、新中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推动了我国作物育种和耕作栽培科学的发展。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现代食物安全”等重要战略观点,开拓了我国现代食物研究的新领域。
卢良恕的童年
遭逢“七七事变”
山河沦丧、民族危亡
他感慨最多的就是
看到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
他说
“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国家怎么能富强呢”
因此
学农成为卢良恕自觉自愿的救国行动
并立下了“效仿后稷济万家”的志向
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和食物营养结构问题
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孜孜不倦
奋斗一生
1952年,卢良恕在北京参加米丘林讲习班时留影。
卢良恕23岁投身农业科研工作
成为我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他主持选育了多个小麦优良品种
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
增产显著
他深入各地调查研究
注重了解第一手材料
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
从祖国的台湾到西藏——
卢良恕成为我国第一个
走遍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特别行政区的农学家
卢良恕参加会议。
要解决粮食问题
光靠小麦是不够的
卢良恕的心中从未停息过
对如何结合中国实际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
这一宏大课题的思考
卢良恕从实践出发
所主持的农业研究项目
许多都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大跨度的
农业宏观战略性研究
无一不关系国计民生
他用毕生经验提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他总结出——
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他创造性地提出——
“食物安全”“种植业三元结构”等
重要战略观点
这些观点
后来都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我开展农业宏观战略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四个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在两种学科融合的地方会出现新的增长点。
——卢良恕
农业土壤学家
朱兆良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学家,土壤氮素转化与农田氮素管理研究方面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土壤农业化学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朱兆良真正开始土壤氮素研究
是在1961年
当时
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
对于氮素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大家的认知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作为土壤所氮组组长
朱兆良只能自己摸索着
去开启土壤氮素研究的大门
他带领同事从查阅外国文献着手
一点一点地学习国外学者
研究土壤氮素的方法
朱兆良既没有研究生学历
也没有留学背景
但他为了及时掌握大量
国外关于土壤氮素研究的信息
学会了阅读日语、俄语、德语、英语发表的学术文章
为了让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还不时涉猎有关化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肥料学等
学科相关知识和学术动态
就这样
凭着对专业的热爱、执着、认真和严谨
以及拳拳爱国之情
朱兆良带领团队
从认识土壤氮素本性开始
从学习研究方法起步
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勤勉
把我国在氮素领域的研究成果
逐步推向国际舞台
几十年来
氮组成员经常变动
朱兆良却始终坚守
在他眼中
为一项科学研究坚守几十年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朱兆良在进行学术交流。
1979年10月
在泰国清迈举行的
“东南亚季风区氮素循环学术会议”
是朱兆良初次展现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实力的国际舞台
在此次学术会议上
朱兆良做了题为
“中国江苏苏州稻田中氮素循环和氮肥去向”的报告
首次展示了中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水平和实力
引起国外参会人员的重视
1982年在大连召开的
环境中氮污染与氮循环学术会议
是我国最早关于氮污染环境问题的学术会议
当时朱兆良就提出
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
直接关系到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
是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为寻找适合国情且操作简便的适宜施氮量方法
他和同事做了大量的试验
在施肥方法、施肥技术
以及肥料种类和土壤种类上
探讨怎样提高氮肥利用率
进而减少氮对环境的污染
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
朱兆良提出了
“拓宽思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理念
和“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的技术路线
他认为
“藏粮于土”与“藏粮于科技”是互补的
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问题是保持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朱兆良善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氮素研究
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报告
既提升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国际地位
又促进了与国外的合作
2004年10月,朱兆良(左一)在南京召开的第3次国际氮素大会上签署《南京宣言》。
进入21世纪后
作为土壤氮素专家的朱兆良
深知在粮食安全压力下
施用太多化肥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为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污染现状
2003年
70多岁的他以中方组长身份
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启动的
“中国种植业的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项目
和与会中外专家一起全面研究了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找出原因
朱兆良结合我国国情
从政策建议、环境立法和技术体系三个层面
阐述控制和治理农业污染问题
为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土壤学是应用学科,应主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来搞研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样一直研究下去。
——朱兆良
植物遗传学专家
朱英国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相结合,所育品种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在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他的名字
和他培育的“红莲型” “马协型”杂交稻
让人们永远铭记
他为老百姓吃饱饭、吃好饭
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既“育种”又“育才”
既“种稻”又“传道”
他把毕生献给水稻、献给土地
他就是朱英国
朱英国在办公室。
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朱英国
从少年时期就立下了
“当个农业科学家,让乡亲们不再挨饿”
的朴素梦想
1959年
他如愿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
选择了植物遗传这一终身与农作物为伍的专业
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
当时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逐步显现
解决温饱问题极为迫切
如何培育优异高产新水稻
惠及苍生
这成为了他矢志追求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只有150公斤
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十公斤
选育新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
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
成为中国最紧迫的课题
水稻是喜温作物
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
在湖北一年只能搞一季
要加快研究、培育进度
只有去广西、海南
1972年11月
朱英国和同事两人
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
连同被窝卷蚊帐
每人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前往海南
那时
科研条件尚不健全
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
是脑力劳动
更是体力劳动
试验田的活儿又苦又累
还得做到绣花般精细
守护试验田
更是头等大事
为了预防硕大的田鼠把禾苗咬断
朱英国和同事只得将铺盖搬到田埂边
每天晚上轮番值守……
待到第二年4月
种子收割
成千上万个组合都得分类整理
带回湖北赶季播种
寒来暑往,征尘漫漫
周而复始,一往无前
40多年来
朱英国一直过着“水稻候鸟”的生活
锲而不舍地追逐光和热
连续26年
没在家过年
冬去春来
朱英国和科研人员
历经反复试验筛选
“红莲”第一代终于诞生
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他培育的“红莲型”
与袁隆平的“野败型”
以及日本的“包台型”鼎足而立
被公认为国际杂交水稻领域
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并且惟有“野败型”“红莲型”获大面积种植推广
被誉为“东方魔稻”
朱英国在试验田查看水稻。
如今
“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
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
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
而且已经造福世界人民
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
为解决人类的温饱
功不可没
朱英国和他的“魔稻”
不仅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
我是共产党员,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是我的本分;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不挨饿而奋斗,我对梦想看得很神圣。
——朱英国
(文章综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科学技术部官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中工网、中国农工民主党官网、中国工程院官网、武汉大学官网等图文信息)
编辑:邓涵文
排版:刘洞天
审校:张敬一
值班编委:谭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