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稻花香里逐梦人

2024-08-11   光明网-《光明日报》   阅读量:142

    【新时代记录】

    陈群 撰文/摄影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中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也是水稻驯化的源头,孕育了世界稻作文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为刚刚收割的“脆秆水稻”把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米好吃,但稻子耕耘之苦一言难尽。小小的一粒稻谷背后涵盖了制种、检测、播种、收获等众多环节。技术和种子是水稻发展的双翼。每一株水稻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汗水和智慧。今天,在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突飞猛进。从抛秧、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育苗、工厂化育苗等实用技术推广,到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机械的逐步普及,再到无人机、高度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管理等技术运用,种田已经彻底颠覆传统模式。

    

在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分析水稻种子的纯度结果。

    

稻花香里逐梦人

在水稻科研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插秧。

    

稻花香里逐梦人

科研人员进行人工拉绳赶粉,以便提高结实率。

    近年来,我坚持用相机和镜头聚焦水稻种业领域,深入海南、安徽、福建的科研基地和田垄乡间,拍摄为我国水稻种业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科研人员。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熟悉水稻育种研发和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期记录下他们在水稻育种工作中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感人故事。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古诗从平凡辛苦的插秧劳动中,悟到了生活的智慧,看到了别样的人生。在拍摄科研人员和水稻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稻作文化背后深沉、持久、打动人心的中国力量,看到了新时代日新月异的育种新技术,也看到了中国种业美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1日 11版)

    [ 责编:张悦鑫 ]

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