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郭雷院士:向动物取经,练好“软功”和“硬功”

2024-07-06   中国科学报   阅读量:303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沈春蕾

郭雷(左一)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探讨仿生无人机的研制。受访者供图

    鸟工智能、鱼工智能、具身智能……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眼中,这些智能都是相互关联的——鸟工智能、鱼工智能可以让无人系统模仿鸟和鱼,具有仿生智能的能力,从而实现心灵、手巧、眼明、身健,这个过程不比人工智能容易。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上,郭雷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仿生智能将神经算法赋能于无人系统,是一个集“内功”“外功”和“软功”“硬功”为一体的研究方向。该方向虽然不如其他热门学科热度高,但可以很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实现“新”“硬”“实”的科技赋能。

    给飞行器安装一双“复眼”

    “我们不是研究生物学的,但需要揭示并仿照生物的机理研制仪器。换言之,就是将生物的器官复现出来,用于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系统。”郭雷称,其团队研究的仿生智能技术跟生物学家的研究目标有所不同,与以类脑智能为核心的传统人工智能的研究也不一样。

    以蜜蜂为例,它们不仅要四处寻找花蜜,还要准确找到回家的路。生物学研究发现,蜜蜂在离巢时,靠太阳的位置和阳光通过大气层散射形成的偏振光场进行定向,而在回巢时,依靠地面上的标志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定位。

    据悉,仿生偏振导航的研究正是受到蜜蜂这类昆虫复眼结构的启发,通过实时测量偏振光场的信息,给无人飞行器安装一双“复眼”,不仅可以实现导航功能,还可以抗电磁干扰,有效防止信号欺骗和屏蔽。

    “蜜蜂除了借助复眼实现导航,身体后端还有平衡棒,可以帮助它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蜻蜓的平衡能力比蜜蜂更厉害,它们是蚊子的天敌,可以在高速飞行中准确捕捉蚊子。”郭雷告诉记者,“蜜蜂和蜻蜓的导航和控制能力,正是无人系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学习生物“适者生存”的本领

    郭雷团队针对无人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应对和适应危险、极端、特殊、恶劣的环境,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使无人系统在上述环境中看得清、控得准、信得过等方面。

    “生物具有很多超过人类的能力,我们要学习生物‘适者生存’的本领。”郭雷表示,生物的生存不仅依赖聪明的大脑,还有脑、眼、手、身的协调。仿生智能涉及无人系统的神经、器官和行为,不只是依靠算法的改进,还要使算法赋能于器官和系统,使其在多约束、高动态和强交互的条件下应对各种恶劣环境。

    郭雷说:“危险、极端、特殊、恶劣环境的数学表征是干扰和不确定性量化问题,应对干扰和不确定性是控制科学、智能科学乃至信息科学的一个理论难题,抗干扰控制理论给无人系统感知和操纵提供了有效的中枢神经算法。”

    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早在1948年就指出,控制论致力于建立机器和生命的联系,给机器赋予生物的能力。因此,无人系统是结合仿生科学、智能科学的载体和平台,仿生智能可以充分反映维纳提出控制论的初心。

    郭雷笑称自己是搞鸟工智能、鱼工智能的,参会是为了向人工智能专家学习。但他指出,人们也要道法自然,向动物学习。

    关于鱼工智能,郭雷以仿螳螂虾的无人系统为例介绍,由于水下介质的特殊性,可用的信息极其匮乏,通过仿照螳螂虾的复眼机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无人系统可以将控制、感知和探测进一步结合,实现对自身、环境和目标信息的“灵动”感知和控制,以完成水下环境任务。

    相比“复眼”,无人系统的执行和驱动能力也很重要。郭雷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执行器达不到要求,就好像用颤抖的手指来绣花,肯定是绣不好的。”

    于是,郭雷团队研究了无人系统的仿生操控技术,包括类肌肉和类关节的控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成员开始思考,除了照相、侦察、遥感等功能,无人机能否像蜻蜓和老鹰一样在空中实现快速机动和灵巧作业呢?

    为此,他们通过对无人机和机械结构进行仿生设计,让无人机学会了一套“鹰爪功”,可以实现空中抓取、旋拧、喷涂、切割等灵巧作业,特别是在充满干扰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实现安全、绿色和免疫的功能。这项技术未来有望在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推广应用。

    “除了向鸟、鱼和虫学习,无人系统还需要向工人老师傅学习。”郭雷说,“从无人系统的设计和测试技术来说,工人老师傅在实践中掌握了很多设计、检验和测试手段。向老师傅取经、向鸟和鱼学习,也是无人系统仿生设计和智能测试技术的源头。”

    郭雷透露,近期团队提出了仿生紊流控制、元进化和激励重构等方法,都在无人机和微纳卫星等装备上成功完成了试验和验证。

    “硬科技”需要“硬指标”

    截至目前,郭雷团队研究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已有10多年,团队吸纳了多学科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生物、光学、电学、自动化、仪器仪表等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

    “仿生智能技术的研究周期比较长,最终以研制仿生硬件装置和工程应用为目标,有些涉及技术秘密,很多时候不以发文章为目的,而是更关注实际应用。”郭雷告诉《中国科学报》,“对于这类前沿尖端的研究方向,要逐步采用硬件性能和工程应用效果作为考核指标,改变以论文发表和引用为唯一考核指标的评估机制。”

    郭雷还表示,“硬科技”需要“硬指标”。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要面向国家紧迫需求,最终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理论和技术研究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这样才能保证其成为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学科方向。

    《中国科学报》 (2024-07-05 第3版 综合)

编辑 | 计红梅
排版 | 蒋志海

郭雷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