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做大做优创新平台 推动发展能级跃升

2024-06-25   科技日报   阅读量:284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可检索1.7亿篇科技文献的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已获批准立项的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

    从支撑诸多学科前沿研究及交叉研究的大科学装置,到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再到推动科学成果走向产业化的成果转化载体,它们都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典型代表,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能带动高新技术发展,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保障,也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全国各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把科技创新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些创新平台凝聚人才和资源,汇集智慧与能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激发“创新裂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力支持。

    支撑科学研究迈向最前沿

    5月6日,上海光源迎来对用户开放15周年纪念日。作为服务全国科研团队的用户装置,15年来,上海光源已服务全国近800家单位、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超47000名用户,支撑用户完成2万多个实验课题。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战略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是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创新基座和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曾说:“大科学装置决定着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的能力,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堪称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以及‘航母战斗群’。”

    以上海光源为例,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为科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揭示了许多之前难以观测和研究的现象,支撑了全国众多研究团队完成大量的实验课题,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水平,更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长远来看,大科学装置将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科学装置鲜明的科学和工程双重属性使其设计、研制及相关技术和工艺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先进性等特点。这些装置能够产出丰硕的创新知识和科学成果,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人才集聚效应,因此往往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核心要素。同时,大科学装置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仪器中心或平台,它需要自行设计研制专用的设备,具有体量大、投资大、能力强、技术复杂先进、生命周期长等特点。这些装置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需求,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

    近年来,我国对大科学装置进行了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启动建设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5项设施。“十三五”期间,在基础科学、能源、地球系统与环境、空间和天文以及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我国启动建设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9项设施。这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我国累计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数量接近此前建设的总和。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建20个左右大科学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将迎来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总量达57个,其中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畅通科研数据共享渠道

    6月8日,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其中,《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是对我国自主获取海洋数据、自主研发海洋信息产品以及全球海洋环境数据的整编集成,涵盖海洋7大学科、83类要素。海洋云是国家级海洋数据和信息产品在线服务平台,将推动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数据在线汇聚、涉海部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公益数据产品集成服务、国际海洋信息资料交换合作。

    这是我国推动海量科研数据互联共享工作的一个缩影。

    科学数据共享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指出,政府预算资金资助形成的科学数据应当按照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由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科学数据资源目录,有关目录和数据应及时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面向社会和相关部门开放共享。

    2019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基于前期工作的坚实基础,在高能物理、基因组、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组建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在实现数据共享、支撑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正在规划建设下一代“中国科技网”,进一步推动海量科研数据互联共享。据中国科学院消息,“中国科技网”是我国第一个全功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络,现已服务300多家科研机构的100多万科研人员,覆盖3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50多项国家与院级重大项目、多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及国际大科学计划。下一代“中国科技网”将优化现有布局,将骨干网络从10G提升至100G水平,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建设网络枢纽,依托8个中国科学院分院建设区域中心,形成一张可协调调度、支持不同应用的科研数据传输网络。

    推动科技成果走进生产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近年来,我国科研成果产出显著增加,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同时,国家和地方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在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方面,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各地积极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面向市场需求共同开展技术定制、测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从源头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另一方面,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火炬产业基地、火炬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基础,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各地构建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曾比喻道:“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往往是不成熟的,就如同小麦和稻谷没办法直接食用,必须经过食品加工厂加工成面包蛋糕才可以食用,科研成果也需要这样的加工厂。”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综合服务体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就扮演着加工厂这样的角色。

    部分区域正积极发挥孵化器等平台的关键支撑作用,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如北京23家标杆孵化器主要聚焦硬科技企业孵化、高精尖产业培育、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对标世界一流,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上海启动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中国创新孵化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已经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孵化发展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印发了《创新加速器建设指引》,提出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要素也正带来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日前强调,要以技术、平台、企业、园区为抓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重大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同时,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杨思晨

潘复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轻合金专家
赵振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速器物理与技术专家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潘复生
  • 赵振堂
  • 王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