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让路在脚下延伸——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交通大学校长赖远明在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4-06-20   重庆交通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20

让路在脚下延伸

——在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交通大学校长 赖远明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各位校友:

    今天,我们相聚渝水之滨、青龙山麓,隆重举行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用最热的情感、用最深的情谊、用最浓的情怀,共同见证同学们人生中特别宝贵、十分神圣的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代表宫辉书记,向潜心教书育人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广大校友、各位家长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四年前,同学们背着行囊、怀揣梦想来到重庆交通大学,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回眸往昔光影,同学们在教学相长的课堂,在学科竞技赛场,在激情挥洒的绿茵场,在志愿服务前线,在疫情防控一线,留下了坚实有力的足迹,定格了绚丽多彩的瞬间。一路走来,你们纯真的笑容,拼搏的模样,健康的成长,汇聚成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线,凝聚成一股强大的青春力量,为我们共同热爱的重庆交大带来美好希望。今天的毕业,意味着大学生活的暂别,更意味着人生新路的启程。在去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激励新学子们打开交通天下里的“新视界”。今天,我想用“让路在脚下延伸”这个主题作为毕业共勉。

    路者,道也;道路者,文明之母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留下了许许多多“以路载道、以道书史”的典故,从黄帝向四方“披山通道”,尧舜禹通“四裔”、开九州、通九道,秦筑五尺道,汉通丝绸之路,唐宋兴建茶马古道,元代贯通京杭大运河,清修“官路”和“大路”,到解放后川藏、青藏公路筑造世界公路史奇迹,港珠澳大桥创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带一路”构筑命运共同体,筚路蓝缕、联通时空的道路史实、交通文明一路奔涌而来,让这片苍茫大地上从此夜空深邃、群星闪耀,也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浸润出泱泱中华的澎湃生机。 

    唯心之所向,才能素履以往。惟有精神,能穿越历史尘烟,可跨越长河浩荡。重庆交大建校源起于共和国交通领域“一号工程”——川藏公路的修筑,建校之初开设的土木科、运输科,旨在服务西南地区道路修筑与交通运输。重庆交大的创校史里,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誉的“两路”精神的源头;重庆交大的专业史中,铭刻着全体交大人“特立交通、逐梦交通”的原点。“两路”精神,就是重庆交大的根与魂,就是指引重庆交大人砥砺前行的势和力;服务交通,就是重庆交大的初心使命,就是激励同学们交通天下的时代责任。感动人心者,是灼热的精神信仰,是炽烈的家国情怀。希望同学们做“两路”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坚定志不改、路不变的决心,积蓄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保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笃定“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勇当交通事业的掌灯者、守夜人,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以天为盘,以星做子,一批批青年人才,在“‘神舟’‘北斗’‘嫦娥’‘祝融’浩瀚宇宙诠释的‘中国式浪漫’”中肩负起应然担当。在“向科学进军”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道上,需要一代代青年人胸怀“国之大者”,厚积求变之勇、涵养识变之智、探究应变之方,把攻克“卡脖子”清单变成实现人生价值的清单,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各自专业领域敢于挑大梁、当主角,在人生之路上善于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以大地为卷,以汗水为墨,以创新为芯,脚下的道路就一定能变化为新路、铺陈为进路。特别是,在万物互联、无远弗届的数字时代,面向迭代更新的交通新场域,希望同学们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拓展知识边界,提升跨界融通能力,坚定做未来交通的拓荒者、开路者,致力让未来的路更加智慧,让更多的路朝着未来延伸。到那时,畅行山川间、穿越大通道的你们,就是交通创新的生力军,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必将为世界绘就一幅阡陌纵横、气象万千的未来交通大图景、五彩画。

    远行千里,仍不洗尘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前进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常有坎坷不平、荆棘丛生;成长的征途,也少不了走些小路、弯路或暗路。而真实激发前进步伐与人心温暖的,正是那些风雨兼程、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年川藏公路的建设者们,就有“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勇气概;首任校长穰明德,就曾勉励第一届学子“为了前面坦途,甘当铺路石头”;学校传承弘扬“两路”精神银发宣讲团成员、86岁高龄的高光秀老师,仍时常告诫学生和校友们:“哪里没有路,哪里就是我要去工作的地方!为人民多修路是我一生的选择!”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希望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跋山涉水,攻坚克难,同万千人民一道拼搏,同伟大祖国一路前行。

    星光不负赶路人。最后,我想借用“两路”精神原创作品发布会上一首朗诵词中的几句作为临别寄语:

希望同学们

走定自己的路,让那寒风骤雨为你让步;

走好脚下的路,不要被困难影响了速度;

走实生活的路,用微光创造迷人的幸福;

走向远方的路,共同描绘那复兴的蓝图!

    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最长的路,是回家的路;世界上最短的路,也是回家的路”。期待你们走出精彩人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