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用担当书写青春力量的绚烂画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杨德仁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23-06-07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新闻网   阅读量:133

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杨德仁

2023年6月7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六月的校园,满是身着学士服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同学们大步流星,忙着回忆、留念和惜别,也让我想到30多年前的自己。作为校长,我为你们的成长成才感到无比高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祝贺各位同学,圆满完成本科学业、顺利翻开人生新页!同时,也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你们的到来,是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潮中,也恰逢浙大宁理18岁风华正茂。你们见证学校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建校20周年中坚定爱国心、培育荣校情。你们亲历校园学习生活的日新月异,在网红食堂、书香驿站、2.0版图书馆和接通“Wifi6无线网”的移动端前,感慨“理想照进现实”。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你们大学生涯的“意外插曲”,但让我倍感欣慰的是:你们不当网课模式的“无奈接受者”,严以律己,保持“向上生长”的姿态;你们不做青春献词的“随性旁听者”,砥砺奋进,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新时代赋予青年许多精彩的主题,你们在时代的潮涌下努力学习、服务社会,这是对生命价值最好的诠释。

    暑风催人行,扬帆正当时。同学们,你们是我在浙大宁理送别的第四届毕业生。这些年,我们通过校长有约、专业导论课、宿舍走访和各类活动,建立起来了深厚的情谊。四年轮回、意义非凡。于是,我特意找到之前的毕业典礼致辞,做了个“文献综述”。围绕2020年的“如何做新时代‘硬核’青年”之问,2021年提出“创新”;2022年则强调“实干”。今天,我想以“担当”为主题,和在座的你们继续分享自己的一些体悟。

    壮志凌云,涵养勇于担当的格局。1949年,远在美国的科学家钱学森收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迫切希望早日赶回祖国,但遭到了美方的无理拘禁和非人折磨。他在求助信中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历经千难万险,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20年。当下,ChatGPT 4为代表的AI届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而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势必带来旧理论的重构和新理论的诞生。在我看来,最能形容未来社会的一个字就是“变”,它会有不停的、快速的、大量的变化。正值青年的你们,恰好站在这个时空的交汇点上,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理应把个人奋斗汇入国家发展洪流中,与时代同步伐,在“变”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务实笃行,培育敢于担当的意识。“高度负责、主动担当”是为人处事的态度,也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09级软件工程专业校友阎博文,聚焦民生需求成立科技公司,与地方图书馆共建“爱心书屋”,创新推出“物联网+图书+媒体”模式,将原来的“人找书”转变为“书找人”,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助推社会公众精神共富。外语学院南二丽老师,在塞浦路斯留学期间,积极组织抗疫捐款,协助大使馆做好留学生抗疫物资保障工作,以“让我来,我先来”的行动指南守护同胞们的生命健康。“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希望你们增强“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树立“要干事”的雄心、坚定“能干事”的信心、下定“干成事”的决心。

    厚积薄发,淬炼善于担当的能力。过去10多年的求学生涯,帮助大家养成学习习惯,锻炼了一些真本领,也为你们后续可以在相关领域担当作为打下基础。07级土木工程专业张舒,毕业后积极投身公路交通事业,甘做“铺路石子”,推动建设的“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寒山和合环线”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路”。曾经的追梦少年,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和沉淀,成才为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给大家树立了好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希望你们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行合一中继续淬炼能力本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经历种种,但能够被记住的,却是不多。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去探索、去追寻、去奋斗、去拼搏。毕业后,母校无比希望你们未来所遇皆是坦途,但生活不是童话,我们只能把所有的赞许、期望、祝愿和担忧,打包成几句简单的叮咛,让大家多些踔厉奋发的勇气和乐观前行的底气。“心有多大,天有多高;放飞梦想,超越自我”,希望你们热爱生命、追随光亮,在各自的舞台尽展所学所能、实现理想抱负。“校园卡”即将变为“校友卡”,同学们记得常回来看看!

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一日千里,百尺竿头。

杨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