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回眸|邹承鲁:追求真理,科技报国

2024-05-17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量:210

    1923年5月17日,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的邹承鲁院士出生。

    邹承鲁先生热爱科学事业,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学识渊博,毕生为中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邹承鲁的传奇人生。 

投笔从戎

归国赤子心


    1923年5月17日,邹承鲁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民主、开化的家庭。他天资聪颖,高中毕业后,考取了西南联大。

    然而,邹承鲁在西南联大的最后一个学年,被战火打断了。

    1944年,侵华日军猛攻中国的西南大后方。国民党政府号召在校学生从军。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牵头成立了“志愿从军委员会”,动员学子们投笔从戎、抗日救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纪念碑(左,现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北京大学复制的碑(中,现北京大学校内)、碑刻细部(右)


    邹承鲁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偏安一隅的西南联大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邹承鲁胸中怒火如炽,他提笔写下一封家书,要告别母亲,参军远征。


    邹承鲁是抱着上阵杀敌的梦想参军的,但中国驻印军总部过于忌惮这些学生,连枪杆都没让他们摸过。在印度,邹承鲁成了一名运输兵,驾驶大卡车冒着生命危险往返运送军用物资,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久后,日军大势已去,青年远征军接到通知,可以回国了。邹承鲁开着满载军用物资的吉普车,行驶在草草修建的中印公路上,一侧是烟云缭绕的万丈深渊,另一侧则是连绵不断的坟丘,下面埋葬着日军的5个精锐师团和一个旅团。那一刻,这名小小的运输兵,也感受到了胜利的荣光。


    从西南联大毕业一年多后,邹承鲁通过了二战后重启的首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考试。邹承鲁到英国后,起先被分配到伯明翰大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门下,但他更想钻研生物化学。好在有前辈学者王应睐的推荐,他成功转学至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凯林教授。尽管受战争影响,邹承鲁得到的实验机会并不是特别多,研究机会更是欠缺,但他进步非常快。1949年12月31日,他在《自然》(Nature)上,以单独署名的方式,发表他人生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1949年夏天,邹承鲁与李林在剑桥大学的剑河划船


    在随后的2年时间内,他又接连在《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ical Journal)等著名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

    也是在剑桥大学,邹承鲁结识了他的终生伴侣——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的独生爱女李林。30余年后,这对夫妻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就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1951年6月,邹承鲁顺利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此时他手里已经握有两封邀请信,一封是黄子卿教授请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一封是王应睐教授请他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所任职。邹承鲁思量再三,觉得比起教书来,还是科研更适合自己,于是选择了后者。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建立 “邹氏公式”与“邹氏作图法”


    归国后,他与王应睐等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并发现辅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蛋白部分通过共价键结合,这是以往从没有发现过的。他们对呼吸链和其他酶系的系列工作奠定了我国酶学和呼吸链研究的基础。

    1959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所胰岛素工作参加者合影。中排左4-7:钮经义、邹承鲁、曹天钦、沈昭文。后排:左4,杜雨苍;左8,龚岳亭;左9,戚正武;左11,张友尚;左12,许根俊


    1958年,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人工合成蛋白质是当时世界上生物化学领域的科研前沿,参与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经过严格鉴定,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其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与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此外,邹承鲁还在酶学研究领域建立了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被称为“邹氏公式”,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他创建的确定必需基团数的作图方法被称为“邹氏作图法”,已收入教科书和专著。

    “文革”结束后,邹承鲁回到阔别20多年的剑桥大学访问,当时的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告诉他,学校图书馆里收藏着一本《中国科学》(第11卷)合订本,从书口那侧,如果看到一道黑黑的细线,翻开就是邹承鲁的那篇文章。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科学事业仿佛汪洋里的一座孤岛。邹承鲁非常着急,他成了国内最早提倡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之一,还发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篇《自然》论文。邹承鲁的先见之明不止于此。就在他向国内学术界介绍“SCI是衡量学术刊物水平的客观标准”7年后,他又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提醒在论文数量上高歌猛进的中国科学家们,要把精力放在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上。

满腔热情为科学

科学与真理卫士

    邹承鲁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因科研业绩之佳,自然而然成了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1993—2001年,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从1978年起,他连续担任了2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1994—1999年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

1981年,邹承鲁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客座教授

    不仅如此,邹承鲁的率真在中国科技界是有名的。早在1997年的“两会”上,他就批评了科技界学术道德滑坡的现象。此后,他两次联合其他院士,倡议讨论“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呼吁尽早出台科学道德规范。

    “邹承鲁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富有激情的爱国主义者。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邹承鲁的科学精神,无论什么情况,为了追求真理,邹承鲁都是坦率的,邹承鲁是一位直言的科学家。”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对邹承鲁的评价,也是邹承鲁一生的真实写照。

邹承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维护科学道德方面的报告

    按照夫人李林的说法,这样的老邹,“把人都得罪完了”。

    “他啊,就是眼睛里进不了一颗沙子的那种人。”回忆起恩师邹承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志珍充满怀念。在她看来,这位软硬不吃的老科学家,其实有颗“最善良的心”。

    2006年11月23日5时22分,邹承鲁院士走完了他八十三载的生命历程。

    在有生之年,邹承鲁自我总结道:五十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既有艰辛,也有欢娱;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满足。我自己确信,如果我有再生活一次的机会,我仍然将选择科学研究作为我终身的职业。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