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什么神仙家庭?一门两代三院士

2023-05-25   澎湃新闻   阅读量:776

    提起李仲揆,众人可能一片茫然,他的另一个名字叫李四光,这三个字恐怕就无人不知了。说到他,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李四光早就预测到了中国有四个地方会发生地震,唐山、汶川、玉树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山东哪儿哪儿……”一时间,还没地震的地方,人心惶惶。

李四光夫妇与邹承鲁夫妇,右一为邹承鲁

    已在九泉之下的李四光,若是有知觉,估计都要跳出来大喊一句:“老子没说过这种违反常识的话!”这位吵架超不过鲁迅的科学家,并不主要是在地震预测领域。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对原子弹、氢弹、石油勘探和开发都有突出的贡献。更厉害的是,他们一家四口,竟出了三位院士。

    索性就叫李四光吧!

    李仲揆从小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其父亲是位教书先生,一家数口的生活仅靠他父亲办私塾赚点学费来维持,脑子里有很多进步思想,跟革命党人有来往。后来被当局察觉后,他被迫逃离家乡,去南京躲了一年多。

青年时期的李四光

    父亲这样一走,家庭生活就更困难了。爷爷长年卧床不起,家里农活全靠李仲揆的妈妈一人操持,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李仲揆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二,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很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每天天刚亮,他就起床挑水,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也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仲揆13岁那年,湖北武昌兴建了各种学堂。他想去那里学习,父母都很支持他。父亲到处给他筹学费,母亲则用嫁衣给他改制了一件棉袍。就这样,李仲揆进入了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读书,开始了寄宿生活。

    1904年,李仲揆被学校破格保送至日本深造,在填写报名表时,他不小心在姓名栏里填上了自己的年龄“十四”,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把“十”改成了“李”,可是他又觉得“李四”这个名字太俗气不好听,正在发愁的时候,他看到旁边墙上有一块牌匾书有“光被四表”四个字,他认为“光”字寓意非常好,就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他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李四光”这个名字会在20世纪的中国家喻户晓。

    从此,他改名“李四光”,“李仲揆”这个名字就很少再用了。

    在日本学习的那些年里,他结识了孙中山与宋教仁,受他们的影响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了一名进步青年。

1952年周恩来总理与李四光交谈

    1910年,21岁的李四光毕业回国,被派至武昌昙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被委托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之后,又改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1913年,李四光又被派遣至英国伯明翰大学继续深造。虽然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物价飞涨,生活极度困难,许多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但他当矿工挣学费,业余时间还学会了小提琴。

    1918年,29岁的李四光完成了一篇长达387页的英文论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人还没回国,北大校长蔡元培就给他发来了聘书,聘请他回国当教授。

地质考察中的李四光(中)

    1920年,李四光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到北京大学地质系教书。当时北大教授的工资还是很高的,可李四光衣着朴素,破了个洞,打个补丁继续穿,其他教授上班都雇车,他却骑着自行车。

    有一次,学校派李四光陪着一个外国人参观地质系,那个外国人看李四光穿着寒碜,而且还用中文向他介绍,就生气地对翻译官说:“今天不参观了,不知道北大从哪里找来这样一个寒酸的人,等明天换一个会讲英语的人过来。”

    李四光听了,不慌不忙地用英语说:“明天来了也是由我陪同”。这时刚好有一个教授走过来叫李四光的名字,翻译一听惊讶地叫起来“您就是李四光教授吗?”外国人也慌忙道歉。这个外国人知道李四光的名声,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么著名的教授,竟然穿得如此朴素。

    大科学家也晚婚

    李四光不仅年轻有为,身材匀称、高大英俊,而且性格温和,含蓄沉着,遇事冷静。他曾赢得许多姑娘的青睐。但由于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婚姻问题迟迟未解决。直到1921年,经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丁绪贤介绍,32岁的李四光才与江苏无锡才女、23岁的许淑彬结识。

    许淑彬出身于大户人家,父亲曾在驻英大使馆、教育部任职。许淑彬小时候在英国长大,英语、法语、音乐学得甚好,回国后读了几年书,后来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英语教师。

李四光和许淑彬结婚照

    许淑彬擅长钢琴,李四光爱好提琴,他们常常琴弦和鸣,演奏到动情处,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两人刚建立了恋爱关系,许父就突然因病去世了。她家中的事情,便由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哥哥做主。许淑彬的哥哥虽然受过现代教育,却非常世俗,他极力反对妹妹与李四光谈恋爱,理由是李四光家里太贫寒,应该找个富家子弟。

    为了改变哥哥的看法,许淑彬只得求助于妈妈。所幸许淑彬的妈妈很喜欢李四光。她认为,李四光为人朴实厚道,柔中有刚;许淑彬生性好强,刚中有柔,两人结合,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在母亲的多次的劝说下,许淑彬的哥哥便不再反对许淑彬与李四光恋爱了。

    1923年1月14日,34岁的李四光与25岁的许淑彬在北京吉祥胡同的住所结婚。婚礼上,名流云集,学界泰斗蔡元培特地到场为他们证婚。结婚一年后,他们唯一的女儿李林出生。

    一字之差,开启物理研究

    这对父女身上有太多的共同点。比如,父女两人都是14岁给自己改名(李林原名李熙芝);都是超级学霸;都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李四光与女儿李林

    初三还未上完的李林,为了报考高中,在填写报名表时效仿父亲当初因不舍得花钱再买一张报考学堂的报名表而将写在姓名一栏中的“十四”改为李四光之事,将自己的原名李熙之改为李林,以免被人发现。由此,初中尚未毕业的李林得以跳级进入高中学习。当她16岁准备报考贵阳医学院的时候,父母不放心她远离自己,劝她报考广西大学。然而广西大学没有医学专业,李四光便鼓励女儿学习机械。这段经历便为她后来研究金属物理打下了基础。

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在英国

    1946年,大学毕业的李林得到了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机会,她便致信其父亲商量专业的选择。李四光建议李林学习弹性力学(elasticity),但秘书在打字时不小心将首字母E打成了P,李林便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塑性力学(plasticity),开始涉足金属物理。

邹承鲁和李林在康河划船

    拿到硕士学位后,李林赴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5岁那年,剑桥大学的一场中国同学聚会中,李林和邹承鲁同台演唱了一首《松花江上》,由此开启了爱情篇章。两个年轻人都潇洒好玩,闲来喜欢在剑桥的河上划船。

邹承鲁

    1948年,李林和邹承鲁喜结良缘。在英国伯恩茅斯海边,伴着海浪的鸣奏,两双年轻的臂膀,紧紧地挽在了一起。

    在婚礼现场悠扬的音乐和阵阵欢笑间,李四光默默打量着自己的女婿。毫无疑问,邹承鲁聪敏过人,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一切素养。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年轻气盛和锋芒毕露。倘若什么人、什么事惹他看不惯了,他往往会讽刺挖苦一番。

    “这么个脾气,以后恐怕要吃些亏了。”李四光心下暗暗叹了口气。

工作中的李林

    新中国成立后,这对小夫妻归心似箭。李林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第二天,她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祖国。剑桥大学因为李林的博士学位无人领取,而陷入无限的为难。

在实验室的邹承鲁

    回归祖国,李林进入原子能研究所,归到钱三强的麾下;邹承鲁则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开展研究酶学,为中国酶学和呼吸链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他也是第一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科学家。

    无论是李四光、李林还是邹承鲁,他们都是闲不住的人。想当年就有人曾经评价李四光说:“李老的日程表上,找不到个人的消闲时间。”

李林和邹承鲁夫妇

    李林夫妇也继承了长辈的“劳苦命”,直到耄耋之年,夫妻仍然坚持在岗位上忘我的工作,他们还互相吐槽说:“他(她)呀,别提啦,一休息就生病。”

邹承鲁夫妇和女儿一家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只想到了两件事:一件是地震预报未攻克;另一件是与他为伴几十年的妻子许淑彬,他对她放心不下。

    1973年,许淑彬去世。两夫妻相濡以沫一辈子,几十年婚姻中未出现任何狗血感情剧,再次证明“搞科学的宅男肚子里没什么花花肠子,婚姻一般会比较稳定”。

    2003年,李林去世,享年80岁。2006年11月23日,邹承鲁溘然长逝。四年前,他按照李林的生前愿望,把她的骨灰葬在工作单位中科院物理所窗外的一棵松树下。四年后,他也效法爱妻,嘱咐把自己的骨灰分成两份,分别抛撒在他当年工作之余,从窗口眺望过的两棵树下,一棵是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的香樟树,另一棵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白皮松。

    这家人如今已在另一个世界团聚,而他们的故事则一直被晚辈们讲述和铭记。王谢之家虽已成旧事,但堂前的燕子依旧还在繁忙地哺育后嗣,在新的家族的荫蔽之下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很多情况下,能够促成知识持续创造的不仅仅是智力的延续,还有爱的血脉传承。

    他们一家人的精神仍激励着后人

    撰文 | Jane

    原标题:《什么神仙家庭?一门两代三院士》

李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四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林
  • 邹承鲁
  • 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