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他发表改革开放后国内首篇《自然》论文,呼吁让中国科学走向世界

2023-05-17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阅读量:493

    2023年5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邹承鲁的百岁诞辰。

    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加入远征军;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二战后重启的首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考试,在剑桥大学与李四光的独生女相识相恋;他回国后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一时“洛阳纸贵”;他呼吁让中国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还身体力行发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篇《自然》论文……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他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坚持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斗争,被誉为“直言的科学家”。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供图

    同学少年,投笔从戎

    1923年5月17日,邹承鲁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民主、开化的家庭。他天资颖悟,很得师长赏识。但也因为性格张扬,闯过不少祸。

    早在读高中时,邹承鲁就对国民党派军训教官监控学生极为不满。一天晚自习,当蛮横痴肥的教官走进教室时,他向同学使了个眼色,一起用英语高喊教官的外号——“土肥圆”,险些被开除学籍。幸亏有几位老师力保,才记大过作罢。

    高中毕业后,邹承鲁考取了“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的西南联大。明明是一个化学系学生,他却兼擅文理,能吟诗、会做对,撰剧本、写小说,编墙报、演戏剧,俨然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在西南联大的最后一个学年,邹承鲁的学业被战火打断了。家国危亡之际,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牵头成立了“志愿从军委员会”,动员学子们投笔从戎、抗日救亡。

    邹承鲁恨透了日本侵略者。他在沈阳读小学时,亲历了九一八事变;在武汉读初中时,又在日军的迫近下乘船逃难;在重庆读高中时,见证了频繁的狂轰滥炸;此刻就连偏安一隅的西南联大,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想到这里,22岁的邹承鲁提笔写下一封家书,告别母亲,参军远征。

    在印度,邹承鲁成了一名运输兵,驾驶大卡车冒着生命危险往返运送军用物资,甚至被派往印缅边界霍乱横行的驻地。直到日军大势已去,邹承鲁历经艰险,终于回到了西南联大。

    时至今日,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里,还矗立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石正面是冯友兰撰写的碑文,背面刻着抗战以来从军的834名联大学子姓名,邹承鲁的名字就在其中。

图片
图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供图

    留学归国,破解难题

    从西南联大毕业一年多后,邹承鲁通过了二战后重启的留英公费考试。

邹承鲁在去英国留学的船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供图

    在前辈学者王应睐的推荐下,他辗转来到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凯林教授。凯林教授最擅长利用简陋的设备做出优秀的工作。他常说,“所有的先进仪器都可以用钱买到,但先进的科学思想用钱买不到。”这种精神和作风,影响了邹承鲁一生。

    也是在剑桥大学,邹承鲁结识了他的一生伴侣,大科学家李四光的独生爱女李林。30余年后,这对夫妻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就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新婚伉俪邹承鲁、李林(前排)与李四光夫妇合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供图

    1951年,28岁的邹承鲁告别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先期回国,应王应睐之邀,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所开始了新中国酶学研究的奠基工作。

    仅仅7年后,邹承鲁就带着几名比自己还年轻的科研骨干,实现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科学目标:把胰岛素拆成A链和B链,再重新组合在一起,得到天然胰岛素的产率从0.7%提高到1%,再提高到5%,最后达到了远超预期的10%——这项成果使得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路线当即拍板确定。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一项世界级的原创性工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的评价:“人们可以从书中学到如何造原子弹,而不能在书上学习制造胰岛素。”但由于种种时代局限,这一成果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科学事业仿佛汪洋里的一座孤岛。邹承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成了国内最早提倡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之一,还发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篇《自然》论文。

    尽管受到“崇洋媚外”的非议,但邹承鲁耐心地一遍遍解释:就像运动员需要专业的裁判一样,科研工作者也需要高水平的同行评议。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把工作投稿到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才能在与一流学者的切磋中提升自己的水平。

    邹承鲁的先见之明不止于此。就在他向国内学术界介绍“SCI是衡量学术刊物水平的客观标准”7年后,他又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提醒在论文数量上高歌猛进的中国科学家们,“正确处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把精力放在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上。

    直言诤语,精神长存

    “邹承鲁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富有激情的爱国主义者。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邹承鲁的科学精神。无论什么情况下,为了追求真理,邹承鲁都是坦率的,邹承鲁是一个直言的科学家。”

韩启德题字“直言的科学家”。  王强摄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对邹承鲁的评价,也是邹承鲁这一生的真实写照。

    因为“较真”的性格,邹承鲁曾经栽了不止一次跟头。但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坚持同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盗名逐利的人们作斗争。他的一贯主张是,把各方观点公开发表出来,欢迎所有人研究讨论,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每当伪科学出现,当舆论众声喧哗,当媒体群起追捧时,总会看到邹承鲁站出来,以写文章、做报告、接受记者采访等方式,维护科学的尊严。

    照夫人李林的说法,这样的老邹,“把人都得罪完了”。

    而在邹承鲁的同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志珍看来,这恰恰证明邹先生有颗“最善良的心”。

    “道理很简单。”她对《中国科学报》说,“面对不正常、不正当的现象,只爱自己利益的人,闭口不言就是了。只有真正爱国家、爱人民、爱科学事业的人,才会无惧打击报复,坚持说真话。邹先生说过,敢扬‘家丑’,才能消灭‘家丑’。

    2006年11月23日,邹承鲁溘然长逝,享年83岁。

    在邹承鲁逝世15年后,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2581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邹承鲁星”。

    如今,小行星“邹承鲁星”依然在宇宙中熠熠生辉。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科学家。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