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加快培育耐盐碱饲草品种,以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盐碱地利用

2024-03-08   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量:7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带来了《推广“以种适地”东营模式 加速推进盐碱地利用的建议》。

    他在提案中指出,我国现有具有农业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约1.11亿亩,如全面改良现有可以利用的盐碱化耕地和盐碱荒地,在充分保障农业用水和排水条件下,预期可年增粮食产能4650万吨以上,约为2022年粮食总产量的6.77%,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聚焦“以种适地”这一盐碱地利用新思路,种康从东营盐碱地示范基地的研究和实践出发,建议大力推广“以种适地”东营模式,以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服务国家饲料粮安全。

    种康表示,这一提案的最后落脚点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为主导,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推进饲草业或草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盐碱地治理情况如何?“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有何不同?新思路下如何提高中重度盐碱地利用效率?如何将科技创新运用到饲草业发展中去?为解答这些问题,2024年3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种康进行了专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受访者供图)

    加强饲草育种科技体系研发推广

    《21世纪》: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你长期从事育种研究,为什么今年两会带来了盐碱地利用相关的提案?

    种康:粮食安全说到底是食物安全,去年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要树立大食物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各种组成部分,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和蛋白类食物是其中最主要的两部分。过去三十年,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摄入降低了22%,蛋白类食物摄入增加了18%,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者还将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要解决牛羊肉等蛋白类食物供应问题,仅依靠牧区放牧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集约化养殖。草是集约化养殖的重要原料,牧区放牧的草主要是生态草,而集约化养殖所需的草以饲草为主。

    我国饲草用量很大,产需缺口明显,优质饲草供给不足,“饲草之王”苜蓿的草种对外依存度约80%。未来蛋白类食物需求的增加,还将进一步推升饲草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加快补齐饲草供给短板。

    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要优先用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不能和粮食争地,饲草种在哪里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将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不适宜种植粮食或种粮产量很低的盐碱地加以利用,就能为饲草种植提供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饲草又通过牛羊肉转化为居民所需的蛋白类食物,这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

    这就需要加强饲草育种科技体系的研发和推广,这也是今年两会我带来《推广“以种适地”东营模式 加速推进盐碱地利用的建议》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这个提案源于我负责的中国科学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这个专项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生态与生产平衡发展的问题,即探索如何才能既保护生态,又能够生产满足畜产品供给的饲草。这个专项的其中一个示范基地在东营,经过五六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试点示范成果,我们希望将这些成果和理念向更多盐碱地推广。

    《21世纪》:国外盐碱地治理能否为我国提供一些经验?目前我国盐碱地治理情况怎么样?

    种康:我国盐碱地治理与国外完全不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很早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饲草产业,可以满足本国畜牧业需求,在盐碱地上种植饲草的需求不大。

    着眼我国,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盐碱地利用的研究和实践。过去我国口粮没有实现完全自给时,改造利用盐碱地的主要思路是降低土地盐碱度,用以种植粮食作物,这是典型的“以地适种”。

    但这样的治理思路不能根治盐碱地问题,比如常见方式是用大量的淡水溶解上层土壤中的盐,降低上层土壤的盐碱度。在土壤水位下降过程中,土壤中的盐分也会向下集聚,要想种植粮食,每年都要对盐碱地进行治理,成本也比较高。

    除此之外,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复杂,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仍在加剧。中重度盐碱地面临改造技术难度大、经济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改造为适宜粮食种植的土地。

    目前“以地适种”仍是我国盐碱地利用的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以种适地”的新思路。在不改造盐碱地的前提下,通过培育耐盐碱的特色饲草品种,并在不适宜种植粮食的盐碱地上应用,用科技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盐碱地利用问题。这既能助力解决蛋白类食物供给增加的问题,也能降低盐碱地利用成本,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体现。

    去年7月20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对于之前盐碱度较低、用水量较少,作物产量又尚可的盐碱地,可以继续用“以地适种”的方式来治理;而对于原来作物产量很低甚至没有产量的盐碱地,就需要用应用“以种适地”的新理念,两种治理理念结合,实现更好的治理和利用效果。

    这次会议将“以种适地”放在“以地适种”之前,也体现了“先立后破”的要求,即在没有培育出更高产的耐盐碱饲草品种之前,还要延续之前的盐碱地治理思路,新品种培育出来之后,逐渐取代原有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品种。

    推广“以种适地”东营模式

    《21世纪》:“以种适地”东营模式成效如何?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东营模式的推广和适用性如何?怎么才能更好推广这一模式?

    种康:我们在东营黄河入海口附近选取了一块盐碱度比较高的土地作为基地,经过几年研究和实践,我们已经选育出150多种可以在这里种植的饲草品种或种质,包括甜高粱、苜蓿、长穗偃麦草等,这些品种或种质在小范围示范中表现良好,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另外,我们也和一些养殖企业合作,基于他们的养殖规模和所需的饲草类型来规划种植,打通饲草产业链。我们还在东营基地的饲草生产中采用了一些节水栽培措施,配套发展了一些草产品精细加工技术。

    以青贮甜高粱为例,东营基地种植了约5万亩青贮甜高粱,其成本较原来下降30%-50%,而收益增加52%以上,收益高的增幅近70%。

    目前我们这个项目主要是在东营地区推广,新疆的小范围示范才刚起步,我希望东营模式能够推广到其他盐碱地区域。不同盐碱地区域的盐碱类型不同,需要针对性研究适宜种植的饲草品种。推广东营模式并不是照抄东营的饲草品种,而是要推广其理念,在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盐碱地上生产饲草,发展畜牧业,更好服务居民蛋白类食物需求,这也是东营模式的核心。

    要推广这一模式,需要资金、技术、资源等多方面投入,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典型盐碱区域推广“以种适地”东营模式,创新融合工程改造、土壤降盐培肥、饲草良种、农机农艺一体化等工作,实现盐碱地草牧业新产业模式。建议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和水土条件,提出不同片区稳定且可持续的盐碱地差异化利用方案及全国盐碱地产能扩增系统性规划,并从政策层面鼓励企业积极牵头,会同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草业和牧业协同的产业发展战略。

    《21世纪》:你在提案中提出“‘以水定地’,改造利用中重度盐碱地”的建议,能否展开讲讲?

    种康:从实践来看,我国中重度盐碱地利用还面临资源约束,尤其是水资源约束的问题。要将中重度盐碱地作为饲草生产用地,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保证,而我国对不同区域的农牧业用水有严格的政策规定。

    对此,要加强相关研究,明确不同类型盐碱地饲草种植的最低淡水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国家在水资源分配政策上予以支持,建议制定“以水定地”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明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必要资源保障。

    《21世纪》:你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耐盐碱饲草分子育种研究,目前这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

    种康:欧美国家审定的饲草品种逾5000种,而我国目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的饲草品种仅有600余种,其中适合盐碱地种植的饲草品种更少。这就需要用新的科技手段,快速培育耐盐碱饲草品种,这离不开基础理论指导,但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关于草的基础理论研究都比较少。所以从产业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建立科技研究平台,推进一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

    在提案中,我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一是重视耐盐碱生物育种创新,尤其是大力加强耐盐油料、饲草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二是布局耐盐碱育种科技创新专项,高起点实现育种技术迭代,大幅缩短育种周期。三是完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布局,筹建饲草全国重点实验室,补齐集约化养殖饲草供给短板,确保肉奶刚性需求的供应安全。

    《21世纪》:今年两会你还带来了《关于加强“科普中国”行动实施措施的提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种康: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普宣传业态多元化发展,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科普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仍然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学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不仅为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还具备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有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普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职责,是国家科普和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具备从事科普宣传的天然优势,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没有建立常态性科普教师队伍的占比42%,有科普团队且定期开展活动的高校只有23.5%,与外部科普单位开展合作的高校仅13%左右。

    对此我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将科普实绩纳入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队伍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加大对从事科普工作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资金支持,三是鼓励高校联合开发高质量科普资源,四是建议国家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对承担科技任务的科学家提出科普的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