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当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启动;当比亚迪车间开始忙碌;当港珠澳大桥驶出第一辆车;当广东第一峰洒来第一缕阳光……岭南大地开始新的一天,焕发出新的生机。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当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奏响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音。
恒心:咬定“高质量”不放松
时间回到一年前。
2023年1月28日,农历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广东最光明前途。
这一年,广东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1∶40.1∶55.8,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
今年农历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广东继续上紧高质量发展的发条,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恒心。
决心: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今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
应该说,产业、科技都是广东的强项。
说科技——2023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全省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超4600亿元。
论产业——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
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广东如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去年12月底,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省内沿途转化,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月1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
广东形成强烈共识: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广东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由此可见,广东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决心之大。
信心:这里是让人圆梦的地方
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活跃的人气带来的是蓬勃的朝气、兴旺的财气,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广东是可以让人圆梦的地方,来了就能创新创造,来了就能成就事业,各界对广东信心满满。
“我感到非常幸运,在粤港澳大湾区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不是旁观者,而是一名建设者。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的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真的成就感。”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还向海内外的朋友发出邀请函:“让我们一起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两次参加高质量发展大会。他认为,广东两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开跑即冲刺的冲锋号,自己满怀信心、干劲十足!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都很足,这种信心来自政策支持、创新氛围、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储备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认为,广东形成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能够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岭南处处是春天,一年四季好干活。
有恒心,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就能够咬定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跑出“加速度”。
有决心,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就能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到解决问题“金钥匙”。
有信心,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就能出实招、办实事,以昂扬的奋斗姿态破浪前行,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王辉 石磊 摄)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