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夯实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2-08   中国高等教育   阅读量:291

图片
图片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夯实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丁奎岭


    [摘  要]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基础研究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要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原始创新系统发力;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作用。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这为推动我国新阶段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在国家科技创新征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的创新需求与问题,聚焦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体系建设,主动前瞻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努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交叉融合策源、营造健康活跃学术生态,全力推动高校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为我国实现科技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夯实科研基础


    1.面向战略导向,建设体系化研究的“集中区”


    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大学助力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最有效、最急需的切入点。高校要强化责任落实,在学校整体规划和科技创新等专项计划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问题,在“双一流”建设由“统筹推进”迈入“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充分发挥创新资源聚集、基础研究深厚、交叉平台广布的优势,开展“任务导向”的重大基础研究,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和有组织基础研究的组织形式创新。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方向,推进“人才、技术、学科、资源”统筹配置,开展系统化体系化基础研究。其中,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大海洋”专项行动计划,构建了从科学到工程、产业全链条的系统化科研体系,建成“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全力推进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研究基地和“深远海大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建设海洋学院,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建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与中国船舶集团联合建立海洋装备前瞻技术研究院,与山东省共建海洋智能装备演进中心、与三亚市共建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推进深海试验场(基地)的建设;设立“深蓝计划”创新基金,支持团队开展海洋科技前瞻研究、重大战略需求的海洋领域“卡脖子”攻关。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团队二十年如一日,主持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的突破,实现了从“整装备进口”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在我国南海岛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大海洋”专项行动计划还将组织协同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和资源,共同推进海洋科学生态基础研究、海洋工程装备等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攻关和组织实施。

    2.面向前沿导向,建设原始创新探索的“自由区”


    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是揭示自然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重要途径。高校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凝练“科学第一性”问题,加快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自主布局能力与学科交叉,打造新型的科技创新平台,“深挖”与“交叉”双管齐下,致力于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获得新知识、建立新理论,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性成果,努力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围绕“深挖”,上海交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的支持下,聚焦“物质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形成的规律”这一根本性科学问题建设李政道研究所,面向深空、深海、深地,寻找宇宙中“极大”与“极小”的关联。在四川省锦屏山、南海永兴岛、青海省冷湖等持续布局和建设暗物质与中微子探测装置,将大科学装置优势转化为“大科学研究范式”优势。研究所成立以来,已汇集了来自六大洲16个国家的近百名科研人员,每年吸引长短期访问学者近500人,形成了全球科学家“近悦远来”的国际知名学术交流平台。例如,为探索暗物质等宇宙中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研究所组织开展Panda-X研究计划,联合来自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顶尖科学家,在位于我国四川锦屏地下2400余米的实验室,通过自主研制的液氙探测器实现了大质量暗物质参数空间国际最强的限制。


    围绕“交叉”,学校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立了张江高等研究院,聚焦物理、化学、生命、材料、信息等基础学科相关的交叉领域,产出了一批包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开展基础研究特区布局,已成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校建设的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聚焦分子科学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以开展国家分子科学与转化研究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为主要任务,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分子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摇篮,成为在分子科学领域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吸引大批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交叉融合、大胆探索。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如何将DNA从记录生命遗传信息的分子,转化为记录人类文明信息的介质,是前沿科技竞争中的一个激烈赛道,张江科学园DNA存储研究中心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交叉,探寻变革性的DNA存储材料和器件,致力于突破海量数据存储的瓶颈,期待颠覆未来信息存储的模式与形态。


    3.面向市场导向,建设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的“融合区”


    “卡脖子”技术问题,往往是从市场与产业发展中最先显现的。高校要更有组织、更加主动地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聚焦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中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技术问题,推动中长期科研攻关,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涵,积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技术创新积累、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突破“卡脖子”问题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做好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探索实践企业与高校产学研融合的基础研究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共同设立产学研前沿探索基金等方式,面向未来推动中长期前沿科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基础科研攻关,探索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新范式,实施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模式,开辟学术策源的新方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创合作共赢新格局。例如,上海交大与宁德时代共同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立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学院结合区域和产业创新需求与学科综合优势,开设可持续能源和健康科学与技术2个新专业,以实体学院模式探索学科复合交叉和开放式创新,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应用。学院的建设实现了产学研用交叉开放融合的模式创新,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贯通起来,形成企业与高校相互增益的正循环。


    在上海市组织推动下,上海交大围绕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布局,在徐汇区布局建设工业创新研究院,在闵行区全面参与和推动上海市“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建设,成立首支超1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基金,这也标志着学校产学研融合区建设进入了2.0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校师生校友在“大零号湾”开办的企业已经超过600家,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企业,排队申请科创板IPO的企业梯队已经逐渐形成,学校成为持续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性能引擎。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夯实人才基础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当前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本质上要依靠人才驱动,科技强国背后是人才强国的支撑。发挥高校基础策源功能的基础关键是“以人为本”,要形成引人、用人、育人为一体的可持续闭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培养一大批卓越创新人才是前提保障。


    1.在资助支持上设置“特别的体系”


    高校要针对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特点,统筹多元化资源,探索设立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计划,通过前瞻布局和自主培育,选拔并长期支持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宽容失败,推动原始创新突破。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科学规律,发挥学科生态多样性的优势和特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形成多学科协同合作、资源成果共享、组织协调有序的学科交叉融合新格局。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支持体系,既要聚焦又要立体,既不“撒胡椒粉”,面面俱到,又要“打组合拳”,从不同维度稳定支持。

    上海交大整合学校、企业、政府资源,初步形成一个涵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资助体系。在上海市的支持下,相关在沪高校试点启动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通过“揭榜挂帅”、学院推选、专员推荐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加快原始创新突破。该计划在项目遴选、经费支持、保障机制、项目管理、考核跟踪、结果评价等环节上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并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支持,全面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上海交大“特区计划”聚焦青年人才项目,项目立项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在“特区计划”的资助下,部分青年科学家开始崭露头角,并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如一位曾师从两获诺贝尔奖者的青年教师,前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获得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学校通过“特区计划”对其给予稳定支持,助力开展第二代点击化学研究,推动发现“模块化的点击化合物库构建方法”,实现一种普适的、高通量的合成即得模式。通过该类特别的支持体系,我们希望一些非共识领域和人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交大在做“特区计划”的基础上,又自主推出了“2030计划”,长期支持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建立起学校研究的“梯田”。“2030计划”资助的项目既有瞄准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从0到1”原始创新的“大项目”;也有从事前沿创新领域研究,具有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特点的“小众项目”。此外,学校还成立了思源研究院,系统培养一批更有想法、更有魄力、敢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人才,打造成为最具潜力科学家成长的平台。


    2.在管理评价上建立“特别的机制”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在验收评估时应当允许一定程度的失败。项目评价要弱化具体指标的对照性检查,更看重科技问题的真正解决情况、进展突破和具体贡献。要将“容忍失败”和“实质贡献”作为基础研究评价的两个基点。另外,在过程管理中,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从“考评员、管理员”变成“陪伴者、助推者”,做到管理和服务并重,真正为基础研究的漫漫长途保驾护航,激活基础前沿创新增长点,全面改良科技创新土壤。


    在人才评价方面,应推行多元化与激励机制创新,树立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是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结合战略规划、目标管理、政策调整、资源分配等,针对不同研究类型和学科特点,建立更加灵活的评价体系。同时重视对创新能力的评估,引导院系探索和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有效措施,科学评估交叉合作成果,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合作者的实际贡献。


    近年来,上海交大以“破五唯”为契机,全面推进质量贡献代表评价,覆盖各类人才体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设置科研系列荣誉岗位,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设计晋升台阶并提供保障激励,激发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建立自主荣誉体系评选校内“十大科技进展”,联合社会力量设立“睿远科技大奖”,表彰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世界级原创成果,在应用研究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学前沿探索中作出世界公认的重大贡献的杰出师生及校友。


    3.在培养人才上谋划“特别的布局”


    在构建校内教师成长路径的同时,还要注重“筑池挖井”,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潜质的后备人才。博士后是大学人才的“蓄水池”,高校要加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支持到国内外最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上海交大在用好国家层面的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基础上,还自主设立优秀博士后留学计划,每年遴选一批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给予稳定的支持和资助,选择到国际上最好的实验室、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去深造。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人才的“源头”,要持续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层次,以拔尖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师范教育,有我国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仍需不断强化。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初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为4.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为11.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例。而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有70%左右开办教育学专业。发挥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可以为探索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带动区域教师素质提升的拔尖教师走出一条新路。


    上海交大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两年前率先成立了教育学院,选拔来自综合性大学、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毕业生,由教育专业导师、学科导师和教学实践基地导师组成联合导师队伍,改变传统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探索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新模式。2023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国优计划”),这是国家意识到拔尖人才培养既要提升质量,也要下沉到基础教育阶段,从国家层面推动全过程“以拔尖育拔尖”,从源头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好人才储备。


    面向未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积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夯实基础研究与基础人才沃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上海交大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做好主动前瞻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以有组织科研体系推进基础研究质量活力提升,开源头活水,固科研之基,筑创新之魂,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编辑:杨国营

统筹:万玉凤

监制:黄   蔚

编辑、制作:郭乙妹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