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上海科技馆“寒假周末营”来了!院士给孩子讲解月球上的“地外纤维”

2024-01-20   上观新闻   阅读量:891

    寒假周末营汇集上海科普大讲坛等四大品牌项目。

    随着寒假来临,上海科技馆联合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图书馆和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从1月19日至2月3日推出为期三周的“‘科’好玩了”寒假周末营,汇集上海科普大讲坛、好奇心集市、科学LIVE秀和“遇见@科学家”四大品牌项目,为观众呈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近前沿科技、开拓科学视野。

    把一根蓝色的纤维放在手上,怎么变成了绿色?把一根与手机相连的纤维放在耳边,怎么像耳机一样听到了手机里的声音?今天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的好奇心集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美芳团队带来了多款智能纤维,让很多亲子家庭领略了纤维前沿科技成果的神奇。

朱美芳院士(右一)与孩子们交流。

    朱美芳院士还作为上海科普大讲坛嘉宾,为亲子家庭作了题为《地外纤维:一根丝的星辰之旅》的科普讲座。“从地面带很多材料到月球并不现实,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建造基地?”这位女科学家介绍了一种能在极端环境中保持优良性能的特殊材料,并分享了这种材料的研发过程和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未来月球基地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去年,在东华大学“地外纤维实验室”举行的月球样品接收仪式上,朱美芳接过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土产”,相关研究工作全面启动。这个实验室瞄准“仿月球环境下的月壤纤维成型”这一难题,组织团队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希望实现重大创新突破,把玄武岩变成纤维,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原材料。

    作为月壤中的矿物,玄武岩在月球表面广泛存在。月球玄武岩纤维的制备原理与地球上的玄武岩纤维制备原理类似,包括粉碎造粒、化学处理、熔融纺丝以及后处理加工等工序。相关技术如果实现突破,来自月球的地外纤维有望在太空探索和空间居住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制成具有独特性能的防护服、线缆、缆索等太空用品。

    

小学生在上海科普大讲坛上向朱美芳院士提问。

    寒假里,上海科普大讲坛将迎来多位科技大咖。1月27日下午,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郁金泰将来到讲坛,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程炜一起,从“生物脑”和“数字脑”两个维度为观众讲述《用数学揭秘“大脑的奥秘”》。

    1月27日上午,上海科技馆邀请拥有百万粉丝的“神仙老师”夏振东带着他的“魔法课”来到科学LIVE秀舞台。他既能化身“激光射手”,还能现场“召唤雷霆”。观众可以现场感受到“隔空移物”“意念掰钢叉”“伸手触闪电”等实验的科学魅力。

    同时,科学LIVE秀《浮不浮》《结构的力量》将演绎气球悬浮、超导磁悬浮和气垫船悬浮等互动实验,并邀请观众上台解锁“结构的力量”。这些科学实验会让中小学生理解很多科学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家长和孩子在好奇心集市上看机器狗表演。

    去年3月底闭馆以来,上海科技馆聚焦社会需求,加强外部合作,通过“科普五进”活动,精准输送优质科普资源进学校、社区、场馆、乡村和商圈,全年走出场馆开展活动395场,覆盖上海10个区,惠及3.96万人。其中,开展特殊人群和银发专场等“有温度”的主题活动24场。今年寒假的周末,既有料又有趣的好奇心集市将给亲子家庭带来科普盛宴。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朱美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