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曾庆怡)12月23日,由上海证券报联合权威机构、顶级专家资源主办的第五期“上证·院士说”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做客“上证·院士说”,发表了题为《纤维材料与智能传感》的主旨演讲。
第五期“上证·院士说”活动现场。汪茂琨/摄
纤维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足够的细度(直径<100μm)和足够长径比(长度/直径>1000),具有定向导向性、可编程性、可柔性加工的物质。
根据来源和制造方法的不同,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天然纤维包括棉、毛、丝、麻、竹等,化学纤维则包含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朱美芳介绍,我国化纤产量目前占世界总量约70%,其中涤纶、锦纶产量占比更是达85%以上,高感性、多功能纤维也已实现产业化,并逐步领跑世界。当前,我国化纤产业形成了“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的系统科研与工程体系,建立了分别以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的三大优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