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院士团队多年以来孜孜不倦研究,攻克了氢能的固体使用方法。丁院士讲得好:固态储氢,前程在‘镁’。”15日,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通过视频接入上海交大长宁校区,向在氢能利用方面作出贡献的交大专家们致敬,认为“氢”装上阵、前途光明。
氢能怎么高效又安全地“装车”,才能爆发出绿色新能源的巨大潜能?当天是国家设立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从材料院士丁文江到电池教授易培云,他们在“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上放出关于“绿氢”的好消息。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人驾“氢”就熟之前,丁文江团队是“有心栽花、无心插柳”之举,易培云团队甚至被人误解为在车里放一个“氢弹”。
“我是主要研究轻金属的,1983年开始研究镁这个材料,今天算起来正好研究了40年。镁作为结构材料的特性,就是很轻。”或许像氢化镁(MgH2)一样,有一个镁原子带了两个氢原子,这成为“镁”“氢”与丁文江之间的缘分,“于是,我们在15年前又开始研究镁+氢这样一种材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丁文江院士在交大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他的团队甚至让镁材料上了天,应用于我国航天工程。因为镁的性质非常活泼,当被磨得很细,就变得易燃易爆。为此,研究团队尝试使用多种气体进行安全性保护,但都未获成功。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他们找到了看似同样“脾气”的氢。没想到,这两者通过一定反应合体后,反而能够相安无事。由此,氢气可以被储存在镁合金材料中进行长距离运输,相比传统的气态和液态储氢,这样不仅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储运,且安全性更强、容量更大、密度更高。
事实上,金属氢化物储氢在国外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而国内还在商业化探索阶段,丁文江团队则处于领跑地位。当然,在固体介质上储氢操作方便,却仍面临前端加氢、后端脱氢的工艺和成本优化。按“制—储—运—加”的四大环节,不论固态还是气态、液态等的氢,通过加氢站进入用气终端——氢燃料电池车辆等,从而顺利来到整条氢产业链的下游。
对于许多年前不少人将氢燃料电池视为车载“炸弹”,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培云笑言,“我们做氢的人曾经也有‘怀疑人生’的时候,甚至担心氢能时代会不会是一个科技骗局。”
不过,正是以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如今易培云欣喜表示,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6.7万辆,中国约1.3万辆,预计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则将超过200万辆。当到2050年时,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预计达520万辆,加之锂电池车等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个碳中和的氢能社会将全面建成。
在黎明前的最后一点暗色中,万亿级新赛道需要产学研融合发力。当天,交大校方与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新疆新能源集团等联合发起的绿氢产融研究中心正式设立,由上海交大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上海交大特聘教授、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担任专委会主任。专家表示,2022年全国销售燃料电池汽车5009辆,2023年就有望超过万辆,实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