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我国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三个问题

2023-04-28   中国工信产业网   阅读量:109

    “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出现了一批云计算大公司,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在2023移动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在核心技术、生态构建、行业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将影响我国云计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核心技术角度看,云计算的硬件技术自主可控性仍是薄弱环节。郑纬民认为,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其自主可控程度对于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云计算领域的自主可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服务器硬件和网络硬件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技术缺口。在服务器硬件方面,我国云系统受制于高性能通用CPU的国产化进程,仍然主要采用国外厂商的x86服务器,基于国产化服务器处理器的部署量还非常小。同时,云计算中心采用的网卡和网络交换机,目前主要基于国外芯片,国产网卡和网络交换机芯片距离国际领先水平在技术完整度和生态上还有较大差距。

    从生态构建角度看,云计算的互操作性成为影响构建统一生态和发展创新的瓶颈。云计算的互操作性,是指云计算生态系统中各个组件协同工作的能力。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商锁定”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郑纬民表示,我国的“供应商锁定”问题更为严重,而且成为影响云计算统一生态构建、阻碍云计算业务持续发展创新的瓶颈,“云计算互操作性的不足会造成人们在不同云计算供应商之间的应用程序迁移,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从行业应用角度看,公有云行业应用类型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尽管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公有云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但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游戏、短视频、即时通信等方面。在郑纬民看来,在公有云上,行业应用类型单一的问题将影响我国云计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郑纬民分析,产生以上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相比国外诸多大型企业使用公有云开展生产业务,我国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主要使用私有云。这一方面是由于公有云上的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还缺乏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有使用惯性和政策约束的影响。大量国有企业各自建设私有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IT基础设施成本和运维成本的整体上升。其次,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数字化战略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部委发布了系列落实方案,但当前我国仍面临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较低、企业对数据应用效果不满意等情况,以及数字技术水平低、数字人才缺口大等挑战。最后,我国公有云上缺少由公共数据和数据服务牵引的行业应用。相比而言,国外公有云应用走在前列。以地球科学数据为例,亚马逊AWS公有云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合作,提供包括GOES气象卫星数据、NOAA天气预报、MODIS植被指数、陆地卫星全球土地调查等地球科学数据,从而一方面推动研究人员在公有云上开展地球科学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牵引使用地球科学数据的企业在公有云上开展业务。

    针对以上问题和分析,郑纬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对信创工程的支持力度,为自主可控云技术提供市场空间;二是持续发展云计算互操作技术,推动云际互操作接口标准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云计算互操作问题;三是持续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国有企业使用公有云,推出公共科学数据云服务,丰富公有云行业应用类型。

郑纬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存储系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