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院士前瞻产业未来!第一届食品与医药生物制造学术研讨会在穗举行

2023-04-22   广州日报   阅读量:615

    当食物工业与医药生物技术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4月22至23日,第一届食品与医药生物制造学术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健康食品产业创新论坛在广州举行,围绕“食品医药·生物制造·健康产业”主题,邀请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科学家分享食品医药及生物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同时,也关注工业应用过程中绿色生物制造的焦点问题。


    该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食品学会承办,清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协办。


    前瞻健康食品产业未来研究重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吴清平教授在《中国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及其创新应用》的学术报告中提到,微生物危害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污染后产生毒素难以从源头有效控制。


    科学研究表明,60%以上的食物中毒都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腐败变质约占食品产值的10%,损失巨大。


    吴清平认为,在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核心种质和系统组学大数据缺乏;高毒力持留基因型 (HVPG)危害与传播规律不清;高通量靶向HVPG检测和控制技术与装备亟需突破;不同食品行业的HVPG精准防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为此,吴清平提出我国健康食品产业的未来研究重点: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基因芯片研究,包括传感器等;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关键酶基因、核酸适配体、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信号通路阻断高效防控技术研究;功能微生物高效防控技术研究等等。


    未来或以植物蛋白部分替代动物蛋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结合其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对未来食品进行了解读。


    陈坚认为,未来食品会有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等等。人们将以此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他看到,膳食是除遗传外的第一大影响健康因素。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植物蛋白部分替代动物蛋白的健康成效在大数据人群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如何研制出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的未来食品,是科技工作者们的责任和担当。


    医药生物制造也在实践绿色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郑裕国作题为《医药生物制造的发展与实践》学术报告。他认为,研究出价格更低、品质更好、环境污染更小、大众受益度更高的医药产品,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全球医药产业整体规模持续平稳增长,2022年全球医疗健康总支出达到10.06万亿美元,制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47万亿美元,总计11.53万亿美元。


    当前膳食结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谢明勇作了题为《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研发与产业化》学术报告。报告提出,我国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形势非常严峻,最新中国居民健康普查统计显示,慢性病成为我国国民健康头号杀手。他引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表示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他强调,改善膳食结构对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他提倡人们建立以谷类为主、合理配搭、吃动平衡、多吃蔬果、适量吃鱼、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饮水的健康饮食习惯。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映武

吴清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食品安全科学与技术专家
陈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酵工程专家
郑裕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化学工程专家
谢明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食品营养科学与技术专家
  • 吴清平
  • 陈坚
  • 郑裕国
  • 谢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