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德民传》宫柯 著
此前,借助AI修复技术,凭借一张照片杀入大家眼前的王院士,轻松拿下“学霸版吴彦祖”的称号,瞬间引发网络疯传,收获粉丝无数。然而,对普通人而言,颜值是上天的馈赠,可对王院士的学术之路来说,却成了一种负累。
当年他高考成绩近乎满分,可因为年代原因,身为混血儿的他,被清华北大拒之门外,最后只能排到第五志愿——中国石油大学。他没有因此丧失斗志,而是选择在最好的年华,将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
王德民院士幼年及青年时期照片
知乎有个问题问到:中国有没有一提起来就让人窒息的美少男?底下的回答里最给我们长脸的,就是王德民。他不是流量,也不是明星,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1937年2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石油开发专家、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人长相,就不会给人智商,给了人智商,就不会给人长相。但王德民院士的简历可以告诉你,这句话是骗人的!
他不仅有神仙颜值,还有神仙头脑。相比于他作为科研人员的重大成绩,颜值是他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2016年,因为突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决定把国际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又因为这颗星星,越来越多网友认识他了解他崇拜他并称他为“来自星星的院士”、“科学界吴彦祖”、“最帅院士”、“中国科学界颜值天花板”。在此之前,获得这项荣誉的是牛顿、居里夫人这样的传奇人物。
事实上,王德民的一生也很传奇。
他的父亲曾留美学医,担任过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母亲是中国籍瑞士人,曾任教于中央对外贸易大学。
那个年代的中国,跨国婚姻比较罕见,也很难被认同,小小的王德民时常因为长相被误认为是外国人,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左四为王德民
三岁看老,那时的王德民,骨子里已经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固执起来,大人用糖果引诱也不会改变态度。
王德民哥哥
生长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王德民,很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到了快上学的年纪,家里人开始想办法教他中文,中间甚至请了两位中文老师,都被他气走。等到上学的时候,因为中文差,跟老师的交流有很大的问题,觉得学习困难之后,王德民也有自己的方法,一个个背下汉字的形状。
中苏交好期间,国家计划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学子送去苏联深造留学。高中三年,所学9门课程,王德民成绩全部优秀,被学校评为甲级学生。
但王德民知道,无论成绩再怎么拔尖,自己的背景都不可能通过政治审查。他只能暗中憋一口气,想凭实力考上理想大学。
可现实并不打算饶过他。高考放榜,王德民以近乎满分的总成绩,远超清华北大的分数线。然而,录取通知书迟迟不来。每当胡同里出现邮递员的身影,他都会第一时间地迎上去问:“有没有王德民的录取通知书?”
苦等多日,清华北大梦彻底破碎,原因不言自明。最后只有排在第五志愿的石油大学,肯收录了他。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并非他的初衷,如此不公的遭遇,王德民也只能被迫接受。
王德民进入北京石油学院
数十年后的今天,石油专家王德民院士,因为长得帅而爆红网络。可放在数十年前,这番与众不同的外貌,却让他吃尽了不少苦头。
不过,王德民说:是石油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而恰恰就是这个选择,改变了一个时代。彼时的石油状况,是现有水平根本无法量产,完全依赖进口。
大庆发现大型油田的消息传遍全国,读书时期就为国家“贫油论”忧心的王德民,感到非常的开心。于是在毕业之后,他毅然放弃了留校的机会,不顾家人的阻拦,主动申请到大庆油田去,这一待就是五十多年。
初到大庆油田的王德民被分配到基层试井,晚上睡牛棚,白天和其他石油工人一起做体力活,100多公斤的绞车全靠人力,把千米以下的仪器摇上来。冬天太冷,仪器无法下井,他脱了棉袄给井口保温,硬是靠身体的温度把原油融化,完成了任务。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王德民的生活一直围绕着幽深危险的勘测井打转,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在做着基层工作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过科研。
当时,行业内使用国外的“赫诺法”来解释油层的动态变化,王德民很快发现这一理论和大庆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误差,严重拖慢了采油的效率。
于是,他开始独立研究新的方法,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几乎挤出了所有可以支配的时间投入到研究上。
不出一百天,王德民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推导出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误差仅为“赫诺法”的五分之一,且更简单高效。
王德民的这一成就,让大庆油田得到了最完美的开发,也让无数人认识了他。
科研事业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生活却没有因此善待他。
开采油田期间,面对络绎不绝的追求者,王德民曾提出两个“奇葩”条件试图吓退那些对他心动的女孩们。一是不能打扰他看书;二是就算结婚,也没有时间带对方去逛公园。可说的斩钉截铁不碰世俗情事,他还是碰上了令自己心动的姑娘。俩人结婚后,即使王德民鲜有时间陪伴左右,其妻子依然一心一意支持他鼓励他。
可惜命运不公,60年代这十年大浩劫来临。王德民再次因外籍血统混血面貌被排挤,家被抄了三次,妻子也因此得了忧郁型精神狂躁症。发病时,还只针对王德民一人。最终为避免刺激病情,王德民只能搬离家里,常年和妻子分居两地。
王德民与妻子的合照
1963年,周总理宣布:“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了!”
但王德民的脚步却没有停下,1970年初起,经过400多天,上千次实验,他获得2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许多成绩更是让国外的专家汗颜。
同时,王德民也被一路提拔,从技术员到技术工程师再到大庆油田管理局的总工程师。
大庆油田的产量,仅在1996年就增加了五六百万吨。但王德民说:如何将地下的原油采上来更多,是我研究一生的问题。
当时,大部分的油田最多只能完成二次采油,王德民不信,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带领着团队开始研究,首创将聚合物注入油井内驱油,带动了三次采油。
十年的时间,大庆运用聚合物技术采油高达一亿吨。很多西方国家想要高薪聘请王德民,但他都果断拒绝了。
生活中,王德民有很多兴趣爱好,会弹琴,也喜欢音乐和舞蹈、电影和戏剧,但这些在工作面前,通通靠边站。择一事,终一生。为了科学研究,他坚持锻炼身体,控制自己的血脂血糖。接受采访时,83岁的他,看起来仍然神采奕奕。
因为盛世美颜被送上热搜,很多人在微博感慨君生我未生,但王院士很早之前就有一句话: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相貌。优秀的人不管哪方面都无可挑剔,相比于他们的成就,相貌真的谈不上什么。
如今,流量明星的一举一动就能获得无数关注,但那些正在背后付出千万倍努力,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的人却鲜为人知。他们低调谦逊,对生命充满热情,为事业穷尽一生,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几十年如一日,但光芒却永远隐匿在人后。
人生苦短,只争朝夕,心之所向,此生辉煌。向王德民院士以及所有从事科研事业的工作者致敬。也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科研工作者们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王德民院士的高考经历我们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成功不拘泥于一时的机遇,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