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嘉有丽人 | 缅怀已故嘉兴籍院士钱正英:见证中国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女院士

2022-10-29   澎湃新闻   阅读量:197

    黑白照片里,她微笑的样子,

    还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我还不想写过去的历史,

    我还愿意参与创造今后的历史。”

    她曾经生动而壮阔的故事里,

    我们多想为她画上省略号,

    然而,

    “1923.7.4—2022.10.22”,

    连接号后的空白填上了,

    她的人生虽画上句号,

    但清芬依旧。

    昨天,

    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们将送别这位治水女帅。

    让我们走进这位嘉兴女儿

    乘风破浪的传奇。

    千里之外,我们送您远行。

    钱正英

    原籍嘉兴,生于上海,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她曾参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海河等流域的整治规划,主持审定、参与决策三门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主持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编《中国水利》等。

    钱正英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奖,2014年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她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女院士。

20世纪80年代钱正英在建设工地

与工人亲切交谈(资料图片)

    钱正英:我那时很小,天天陪着他到武昌长江边看水尺,水涨就害怕。我看着他焦头烂额,他对付不了那些包工头、腐败官吏。就这样战战兢兢过了汛期。母亲不让他再干水利了,他的工资都贴进去了,靠母亲卖陪嫁首饰过日子,全家也跟着担惊受怕。他过了汛期就辞职了。此后,他在电厂、开滦煤矿都工作过,再没碰过水利。

2015年4月15日下午,

钱正英院士在家接受嘉兴日报记者采访(资料图片)

    2015年4月15日,《江南周末》记者作为“嘉兴院士”采访组成员赴京采访钱正英院士。

    面对家乡来客,她说起父亲钱夔——这位旧社会水利专家的无奈和遗憾。

    钱夔,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怀揣着科技救国的梦想回国,他的第一份水利工作是在武汉,做江汉工程局第二工程事务所主任。

官场腐败、包工作弊……有志难酬的父亲,“碰了钉子,就交代我,将来可以念工程,但绝对不要念水利。”

钱正英最终违背父愿,做了水利工程师。“1949年3月,我去参加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到北京来看我才知道,最后我还是干了水利。”

    在北京一座典雅的院落里,鲜花正盛开,当时,92岁的钱正英侃侃而谈。她精神矍铄、平易可亲,既有着睿智学者的气质,又有经历风云的耄耋老人的通达。

    那天的北京,前一刻阳光很好,杨絮飞舞,后一刻九级大风,伴着雷雨——就像钱正英风云变幻的传奇一生。

    “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工程师”,是父亲的期待,她也承继着父辈科学救国的梦想。

    1939年,钱正英考进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然而,山河破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她选择革命,1941年,她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出于国家责任,选择革命。她依然兼顾学业,也一直都是“优绩生”。但好景不长,大四开学不久,作为地下党员的她,因为被日本人追捕,不得不撤退到淮北解放区。

    1943年,大水泛滥,淮河决堤。

    1944年,让钱正英没想到的是,她这个学土木工程的肄业生成为修复河堤的技术负责人。

    白天在堤上搞工程,晚上和军队打游击。

    夕照映远山,大堤临长淮。

    足下黄水去,天边白云来。

    跃跃女儿志,浩浩祖国怀。

    笑指对岸敌,中华屹然在。

    一首打油诗,足见21岁的钱正英意气风发、巾帼不让须眉的浩然志气。

    女人上闸顶不吉利,是当地习俗。钱正英却成了例外。房东大婶说,你不一样,你是给我们治水的。

    那时,她才体会到,水灾荼毒下的老百姓,多么看重治水。

    这一点,她一生都没有忘记,无论是那个解放区的基层治水女干部,还是后来的中国治水女帅。

    在淮北,她拿着军用地图,走遍了解放区;在苏皖边区,她又骑着自行车,转遍了苏北大地。

    谁能想到,这位后来的水利专家其实大学都没毕业,于实践中边干边学。

    “书在哪里读?在农村,找地主家里留下来的书。”新中国成立后,回到上海,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跑书店,买了大四的教科书,把大学的课程补齐。

    她曾两度打算出国留学,甚至已整装待发了,但因为战争,因为繁忙的工作而无奈错过。

    说起那段往事,我们能感觉到她的遗憾与无奈,同样能感受到她的不妥协:“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虽然也读了不少书,但可能不到万卷。行万里没问题,我们做水利的,是直接观察大自然,学习着。长江黄河,怎么发源,怎么渐渐变成小沟小河,再逐渐汇成大江大河,这一路,我都走过了。”

    她步步丈量,厚积薄发,如同小河渐渐汇成大江;她跬步千里,就像一位行者,始终在路上。

1979年

钱正英和葛洲坝女工(资料图片)

    钱正英:中国水问题通俗讲就是水多、水少、水脏,我最遗憾的是,水脏的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水污染问题没解决。我在任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对水多水少,也就是对洪涝旱灾等灾害,有相当程度的解决。

1995年6月21日

钱正英考察海宁钱塘江海塘 沈达 摄

    小时候,陪着父亲在武昌怕水涨的那份战战兢兢,刻在钱正英的脑海里,“洪水滔天,浩浩无涯”,她有着刻骨的体验:1931年长江、淮河大水,1933年黄河大水,1940年代旱灾……那时,在上海,人家吓唬小孩子说,再闹,黄河堵口抓小孩去堵。

    垂暮之年,她可以自豪地和我们说,“水多、水少现在基本上可以控制了”。

    当我们和着一江春水,吟咏春花秋月时,就像那句话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从1944年修复淮堤开始,到1988年离开水利部,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正英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

    还记得1981年1月4日晚7时53分,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戗堤胜利合龙时,她眼中闪着的泪花吗?长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的顺利合龙,钱正英曾向国务院立下“军令状”,事后她说之所以敢签字,是因为深深地了解和信任这个团队。

    198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水利电力部组织专家,根据科学结论,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钱正英被任命为领导小组组长,她觉得有责任弄清三峡是怎么回事。在三峡大坝一期与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她又被任命为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组组长。

    她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主持审定、参与决策三门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亲自处理了施工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

    她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女部长,1952年,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编注: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时,只有29岁;她也是新中国最“老”的部长,任期最长的水利部长:“那年邓小平接待美国总统卡特,向卡特介绍,‘她是中国最老的部长’。他指的是‘longest’,翻译却直译成‘oldest’(笑)。我从1952年底,当水利部副部长,1974年当部长,直到1988年。”

    她经历着一次次治洪考验。

    淮河、黄河、长江、珠江、海河……多年后,她还记得那个深夜,她在等候黄河水情报告时,“我仿佛在倾听她的脉搏,并渴望医治她的创伤……深深地爱上了水利这门职业。”

    她与水痴缠一生。

    她酷爱游泳,每周两次,每次1000米。1994年9月,她已71岁,视察长江时竟下水游了近千米。

    “汇”“洪”“清”三个孩子的名字,记录着她三段刻骨铭心的挫折,也记录着她几十年治水路上的筚路蓝缕,更寄托着她对水利事业至真、至纯的爱。

    即使离开水利部,她也“水”牵梦绕。她持续发表论文、报告,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约请20余位专家编写《中国水利》,回顾与全面总结新中国水利走过的道路。皇皇百万字,她亲自统稿,亲笔撰写“中国水利的决策问题”。

    她“跳出”水利看水利,反思中国水利的问题,不顾年高,跑遍东南沿海,深入沙漠、戈壁,主持完成“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浙江省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等多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1999年,受中国工程院委托,钱正英和张光斗牵头,组织各方面专家,主持“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她建设性地概括了中国水问题的八大战略性转变。

    她越来越重视河流的生态问题,很多次在水利部作报告,都讲要解决水脏的问题,十分重视“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新观点。

    “水利选择了我,我选择了水利。”她不喜欢写回忆录,她说自己是“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类人。

    2009年,丈夫黄辛白去世一周年,她缅怀相约白首的伴侣,“在他晚年的时候,我知道他最希望的是,和我一起充分享受离休后的生活。但是我总感到……水利上还有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好,还需要再努力做一些工作……”

    如今,那个倔强地说着“我还不想写过去的历史,我还愿意参与创造今后的历史”的老人,终于能够放下水利,心无旁骛地陪伴爱侣了,就像她所期待的那样“共同遨游,化为万物,生生不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2002年10月4日

钱正英参观钱氏宗祠、吴越王庙 钱霆提供

    钱正英:我们钱氏的家训是清芬世守,老宅就叫清芬堂,是乾隆皇帝题写的。那时有位女画家叫陈书,晚上纺织教儿子念书,她的儿子钱陈群,后来当了刑部尚书,谥号文端公。

我教育子女还是要他们清芬世守。

2002年10月4日

钱正英参观钱氏宗祠、吴越王庙 钱霆提供

    钱陈群就是钱正英的七世祖。与家乡来客说起这段家族往事时,钱正英亲切又自豪,她的曾祖钱应溥是清光绪时的军机大臣,谥号恭勤公。八国联军入侵后,她家搬到上海。

    清芬世守,作为钱氏家训的浓缩,是嘉兴钱氏坚守300年的家风,也影响着钱正英。

    她记得钱氏祖居在嘉兴莲花桥,叫作清芬堂。

    父亲刚从美国回来,第一份工作在沪杭甬铁路上,曾带着家人回过家乡,祖母去世后,她和母亲将灵柩送回家。

    旧城改造时,清芬堂被拆除,钱氏获得七十多万元补偿款,在钱正英的建议下,成立了教育基金会。

    后来,这笔钱被捐给嘉兴一中,购买电脑,建了当时很前卫的电子阅览室。

    嘉兴一中新校区建成后,图书馆以“清芬”冠名。时任校长吴颖生诚邀钱正英为图书馆题了匾额“清芬图书馆”。

    2002年10月2日,嘉兴一中百年校庆,钱正英专程回乡,在校史馆,她看到钱骏祥是首任校长,这是她父亲的大伯。此后,钱正英一直很关注嘉兴一中,“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年回浙江时都专门整理一批藏书赠送一中。”现在走进嘉兴一中,清芬图书馆二楼还有钱正英陈列室。

    嘉兴一中校庆两天后,钱正英出现在嘉兴钱氏祖居地——海盐中钱村的钱氏宗祠。《海盐县志》(二轮)主编王健飞是当时的讲解员。这座历经300年风霜的建筑,钱正英看得仔细,她仿佛在追寻流淌在血脉里的家族源流,也似乎在追溯清芬世守的家风。休息时,她特地让王健飞坐到自己的身边,讨论起钱氏家风熏陶下的清廉人物。“她亲切、幽默,让拘谨的我很快放松下来。”

    这一天,海盐地方文化学者许懋汉陪同钱正英参观吴越王庙。她离开的那一瞬,让许懋汉印象深刻,她专门邀请他到北京,亲切地和他握手,并把他介绍给丈夫和子女:你为钱氏做了很多工作,辛苦了,谢谢你……

    “她很低调严谨,平易近人。几乎每年春节,她都嘱咐秘书,给我打个电话。我们认识22年了,我也从小许,变成了82岁的老人了。”他们是“不打不相识”。本世纪初,钱正英看到许懋汉关于吴越王庙的文章,发现她的谱系错了,就写了封信给市里,许懋汉打电话道歉时,“她不仅不介意,还把相关材料寄给我,说,你总是为我们钱氏好。”此后,许懋汉六次去北京拜访她。她十分关心家乡建设,钱氏宗祠能够修复,离不开她的支持,也是她建议,钱氏宗祠不要作为钱氏宗族祭祀的地方,要宣传钱氏清芬世守的家训和文化。

    2011年10月,梅湾街刚建好的清芬堂还未对外开放,就迎来专程前来的钱正英。那是嘉兴钱氏后人钱霆第一次见到她,“1998年,她到嘉兴参加沈钧儒纪念馆开馆典礼时,我还没有机会认识她。”钱正英在钱陈群雕塑前留影,她很了解文端公钱陈群,对陈书很尊重,看到《夜纺授经图》,感慨陈书含辛茹苦地教育钱陈群兄弟三人。

    家乡寄托着她的思念,家乡的“水”更牵动着她的心。

    海宁海塘受台风影响,30多公里成了危险海塘,1995年,海宁写了一篇内参在《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内参刊登。6月21日,钱正英受委派带队到海宁考察钱塘江海塘,其实两个月前,她刚刚到海盐视察过长山闸排涝工程。

    沈达是当天的摄影师,“她穿着白衬衫,很朴实,一路走一路看,大缺口海塘、盐官海塘,都看得很仔细,你常常忽略她是一位古稀老人。”后来,《钱塘江北岸险段标准海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会,钱正英应邀担任组长,1996年12月标准海塘开工建设。“可以说,她出力不少。”

    2010年4月4日,中国工程院“浙江省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项目专题调研的第六站是嘉兴,钱正英担任组长。当地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持续发展?他们的足迹遍及秦山核电站、嘉兴港区、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湘家荡……

2011年10月

钱正英在清芬堂题字 钱霆提供


    她曾说,

    哪天她走了,

    和丈夫的骨灰一起撒向大海,

    一无所有加入共产党,

    清清白白笑九泉。

    长水悠悠,

    她真的走了。

    愿钱院士与她所钟爱的

    绿水青山永伴。

原标题:《嘉有丽人 | 缅怀已故嘉兴籍院士钱正英:见证中国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