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王永志院士:勇下军令状的航天“常胜将军”

2018-05-11   科普中国网   阅读量:109

我一生有三大愿望,

第一个愿望,

是让自己设计的导弹可以发射到

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第二个愿望,

是把外国的卫星送入

太空中任何一条轨道;

第三个愿望,

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他曾主持六种新型火箭的首次发射,

成功率百分百!

他做过许多重大决策,

事后都被证明是富有远见的,

有人称他是“战略科学家”,

有人干脆称他“常胜将军”。

他说:

我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

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

他就是王永志,

不少人叫他“王大总”或“大总师”,

因为他不是普通的“总师”,

而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

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

技术难度最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

大型系统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1932年11月17日,

王永志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一个贫苦家庭,

全家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

十几口人挤在三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

因交不出日伪政府要的“出荷粮”,

王永志眼看着大哥被迫在自家院子里下跪挨打。

怎样改变贫穷、受欺负的局面?

王永志想要去上学。

6岁那年正月,

大哥带着王永志到4公里外的小学报了名。

第一学年结束,

王永志捧回了“一甲学生”的奖状。

念到五年级,

时局动荡,学校停办,

直到日本投降后,

八路军在昌图县开办了中学,

贫寒家庭的孩子可免费上学,

王永志才得以重返课堂。

1949年初春,

不满17岁的王永志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读高中时,王永志迷上了生物学,

农家出身的他幻想着有一天小麦、水稻

能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因此立志将来当个生物学家,

搞农作物的改良。

不料朝鲜战争爆发,

辽东屡遭轰炸,

学校根本无法上课。

后来沈阳机场出现了苏联的“米格-15”飞机,

抗美援朝志愿军驾驶飞机

掠过黑土地上空的轰鸣声,

激起了这个热血少年的国防梦。

“什么生物,什么遗传,

没有国防,啥也没有!”

1952年,王永志如愿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

一年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

为留学苏联做准备。

1955年,王永志赴莫斯科航空学院

学习飞机设计。

两年后,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

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

王永志成为改学导弹的8名留学生之一,

由此走上了航天的道路。

导弹专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专业,

尽管中苏之间当时还是“同志加兄弟”,

但在保密要求上依然十分严格。

每次上课,

学生都要空着手去、空着手回;

进了教室,才发笔记本,

下课时,笔记被统一收回,

不准带回宿舍。

如果你想复习,

就要拿学生证去保密科登记,

借出笔记本,

看了再还回去。

为了能记住一些东西,

王永志被迫强化自己的记忆,

该记住的东西就死死把它记在脑子里。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留苏学生大批撤回国,

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

国防相关重点专业各保留一名留学生,

王永志成了火箭导弹专业被保留的唯一一位。

王永志当时的导师,

是苏联著名的火箭设计师米申院士,

他主动向莫斯科航空学院领导提出,

要亲自指导这个勤奋好学的中国学生。

最终,王永志的毕业论文

《洲际导弹设计》获得最高分5分,

获优秀毕业生奖章。

莫斯科航空学院副院长克里莫夫

亲自劝王永志留下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这是该校首次破例

允许高度保密专业外籍学生留校深造。

但王永志婉言谢绝了:

“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只是我的国家急需这个专业的人员,

等着我们回去参加建设。”

1961年3月,不到29岁的王永志,

中国第一位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留苏毕业生,

踌躇满志地登上了归国的国际列车。

离开苏联前夕,

王永志带了不少资料数据回国,

实在带不走的,

就用秘文写在小本本上;

有的重要数据,

他就反复背下来,搁在脑子里。

回国后,王永志被安排到中国火箭研究院。

上班第一天,

领导就下命令说:

“王永志,你先不要上班了,

你的第一件事,

就是赶快把脑子里的东西抠出来!”

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一边整理笔记,一边绞尽脑汁,

使劲回忆,

把在苏联装在脑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而后再将它一点一点地记录下来。

这些东西后来对他搞火箭导弹设计

起了很大的作用。

1964年夏,

中国在酒泉基地发射“东风2号”导弹,

那天戈壁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

导弹加注燃料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装入导弹的燃料温度越升越高,

最后出现了严重的“气化”问题。

若不及时补救,将影响导弹的射程,

致使导弹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专家们想着怎样给导弹肚子里再多添加点燃料,

可无奈导弹的贮箱有限,

再也“喂”不进去了。

王永志反其道而行之,

建议泄出600公斤燃料以提高推力。

专家们当即反驳:

小伙子你开玩笑吧?

本来火箭推力就不够,还要减燃料?

钱学森得知此事后,

从北京匆匆赶到发射场。

王永志向钱学森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方案及理由:

气温升高,热胀冷缩,

原先计算好的燃料和氧化剂最佳配比已随之改变。

经计算,在高温最佳配比下,

泄出600公斤燃料,

弹体变轻,射程就远了,

即可命中目标。

钱学森听了后说,

有道理,我看行!

接着便在第二天的会上力排众议,

对王永志大胆的逆向思维给予肯定。

事实证明,泄出燃料后,

导弹射程果然提高了,

进入了目标区。

随后,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发射,

都取得圆满成功,

戈壁滩上一片欢腾。

忆及这段往事,王永志说:

“我是学导弹的,

当时我对自己的计算很笃定。

我的收获在于,

我有勇气去找钱老,

认为自己对的要坚持,

这对我是很大的锻炼。”

1974年,王永志在空军部队的弟弟

因林彪“9·13”事件受到审查,

他自己也因此受到牵连,

被隔离审查,

所有跟火箭有关的资料全被没收。

为了不荒废专业,

王永志坚持每天晚上躺在床上

回忆各种程序、公式和数据,

把脑子当稿纸,

反复推敲各种导弹设计方案和技术难题。

靠着惊人的记忆力,

他在被关押的四年里

硬是偷偷坚持写完了《“331”工程概论》一书。

此书后来为中国的通信卫星工程奠定了基础,

航天部的专家们人手一册。

1986年,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美欧多枚火箭发射相继失利,

国际出现航天危机。

王永志却从中看到了机遇——

将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

但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只有2.5吨,

必须尽快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才能承揽国际大型卫星发射。

在一间极简朴的办公室里,

王永志和另几名科学家构想出了

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的草图:

以“长征二号”火箭为芯级,

捆绑4个助推器,

使火箭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子提高到8.8吨。

这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长二捆”——

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

1988年底,仍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长二捆”,

凭着三页草图拉到了第一单大买卖。

美国休斯卫星公司愿委托中方

发射一颗澳大利亚卫星,

条件是火箭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

有一次成功的发射试验,

否则不仅中止合同,

还要赔偿100万美元。

当时,国内反对声很多,

因为就算没有资金,可以贷款,

没有技术资料,可以自己攻关,

但18个月的研发时间实在太短,

按常规这至少是四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倘若不能按时履行合同,

不仅王永志个人将身败名裂,

巨额贷款难以偿还,

中国发射美国卫星失败的消息传出,

政治上的负面影响更难以估量。

“中国人不比别人矮一截,

别人能搞的,我们也能。

只要中央支持,

我保证按时把火箭立在发射塔上!”

王永志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

那段日子,

王永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香烟一支接着一支。

但他说,他从没想过会失败。

全院员工夜以继日地忙碌,

有人形容他们,

“没了亲戚,没了朋友,什么都顾不上了。”

一次,一位车间主任接到任务后,

算了又算,咬咬牙说,

“我争取一个半月赶出来。”

王永志笑笑说:“你只有18天。”

连车间主任自己都不敢相信,

最后他竟真的如期完成任务。

类似的事在整个攻关阶段时有发生。

1990年6月30日,

“长二捆”火箭如期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等候发射。

7月16日,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

“长二捆”直上云霄,

一举发射成功,

实际运载能力超过设计值,

达到9.2吨。

从此,中国火箭不仅进入国际市场,

火箭运载能力还翻了近两番,

中国火箭技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2年9月21日,

党中央正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

两个月后,

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

据说,国防科工委就载人航天工程的总师人选

征求钱学森的意见,

钱学森曾坦诚地说,

王永志这人有许多过人之处,

他的思维常常与众不同,

很有自己的见解,

年轻时就崭露头角,

由他当总师,比较合适。

王永志坦言:

载人航天工程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作为总设计师,

王永志面临的首要难题是,

比美俄起步晚了整40年,

是按照苏联及美国人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

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

在王永志主持和建议下,

专家们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设想: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

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

第三步,建设舱段组合式的空间站。

他的核心理念是:

不能保守,又要可靠;

既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借鉴国外航天的先进经验,

又不能照抄照搬,

更要融合现代先进技术。

“必须一问世就要将40年差距一下子迎头赶上,

局部还要超过。”

载人航天,安全第一。

中国发射了四艘无人试验飞船,

没有上过一只猴子。

曾有人担心地问王永志:

“美苏飞船都是先做动物试验,

你怎么一下子就要把人弄上去啦?”

王永志也不是没想过用猴子。

中国最聪明、最好训练的猴子是云南的,

训练猴子就要搞动物饲养房、动物训练室。

一算账,建一个猕猴饲养房就得三千万。

飞船升空,

有过载,有噪声,

猴子要受惊,害怕,

不吃不喝怎么办?

飞船按设计要在太空自主飞行七昼夜,

如果猴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下来它就死了,

这究竟是飞船的问题,

还是猴子自身的问题?

很难说得清楚,

反倒会给航天员增加思想负担。

况且猴子的最大代谢能力只有人的六分之一,

我们的飞船额定设计承载三名乘员,

如果要模拟出三个人的生存条件,

那就得用18只猴子,

返回舱内也装不下呀!

不用猴子,

而是用能够真实模拟人类代谢规律的“拟人代谢装置”,

来考核飞船的载人环境。

王永志说,

我们的办法其实更科学,

不会有风险。

如果不创造性地前进,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赶上40年的差距!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

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标志着我国成为苏联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3年10月16日清晨,

“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

太空勇士杨利伟走出舱门向人们挥手致意……

那一刻,王永志落泪了。

“在我的一生中,

这样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

是极少的。

我最引以为豪的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2004年2月,

王永志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5年1月,

中央军委授予他

“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2010年,

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46669号小行星

命名为“王永志星”……

王永志出席国庆60周年大阅兵活动

在王永志看来,

这一切荣誉和成就都是因为,

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历史使命

正好落在了这代人身上,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是整个航天队伍共同努力的成果。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王永志坚信:

更伟大的事情还在后头!